1. 维族舞蹈搭配服饰图片
1、赛乃姆
自娱性舞蹈。广泛流传在新疆各地,节奏以、拍为主,个别地区(如哈密)有拍。赛乃姆原是古代新疆民间曲调的一种,节奏平稳,旋律优美,适于舞蹈,后来与节奏欢快的曲调赛勒凯相结合,形成由慢转快的两段体的舞蹈形式,被收进维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
从《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四十》关于回部乐的记载,可知赛乃姆曾是清朝宫廷回部乐中的表演项目。赛乃姆的表演较自由,无论室内室外均可进行。
开始表演前,群众围坐,乐队和伴唱者聚集一处。音乐开始后舞者进场,可独舞、对舞,也可3~5人同舞。舞者随琴声、鼓点由慢到快即兴表演,也可邀请观众同舞。
舞至高潮时,观众合着节奏拍手并欢呼助兴。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尔、沙塔尔、手鼓等。以手鼓掌握舞蹈速度。
赛乃姆的地区特点为:
①南疆,以喀什地区为代表,风格明快、活泼、深情、优美。
②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风格潇洒、豪放、轻快。
③东疆,以哈密地区为代表,风格平稳、安详、风趣、乐观。习惯上在赛乃姆名称前,冠以地区名称,如:库车赛乃姆、和田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
2、多朗舞
礼俗性舞蹈。以双人对舞为基础,带有竞技性的组舞。流传在新疆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县。“多朗”是居住在塔里木盆地个别地区古代维吾尔族人的自称。
多朗舞是他们传统风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婚嫁、喜庆日欢聚时,都跳多朗舞。多朗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舞者必须自始至终跳完整个舞蹈,中途不准退出,观众也不得随便离开舞场。表演时的音乐伴奏按《多朗木卡姆》的演奏顺序进行。
开始时唱散板序歌的部分无舞蹈,其他各部分的舞蹈是:奇克提麦(拍)、赛乃姆(拍)、赛乃凯斯(拍)、赛勒玛(拍)。多朗舞的表演程式:不分男女老少,团团围坐,鼓声起后,纷纷邀请对手双双起舞,其舞步稳健豪放。
随音乐节奏由慢而快。舞蹈由双人对舞转为集体圈舞,又由圈舞发展成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动作勇猛、矫健。伴奏乐器有卡侬、多朗热瓦甫、艾捷克、手鼓等。
3、萨玛舞
风俗性舞蹈。是伊斯兰教节日时由男子在广场上集体表演的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地区为新疆喀什、莎车等地。“萨玛”原是古代新疆的一种拍的民间舞蹈,曾盛行一时。
伊斯兰教传入后,逐渐演变成节日的群众舞蹈活动。在维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形成时,萨玛舞被收在歌舞组曲“麦西来甫”的开始部分。
至今,在肉孜节、古尔邦节时,人们依然喜欢聚于寺院前的广场上跳萨玛舞。萨玛舞的节奏有:、、、拍,拍较少见。主要乐器为铁鼓和唢呐。
其舞蹈动律沉稳、舒展。落脚时全脚着地,身体下压,微顿,抬步时两手随身体的俯仰而轻摆,常用跳转、擦地空转等技巧动作。表演者多为劳动群众,动作粗犷有力,富有劳动生活气息。
4、夏地亚纳
是节日或盛大集会时在广场上表演的群众集体舞蹈形式,流行全新疆,盛行于南疆。夏地亚纳原是乐曲名称,维吾尔语意为“欢乐的”,过去曾用于王宫贵族的出巡、迎送等礼仪的乐舞中,后发展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舞蹈,多在集会开始前表演,或在其他民间舞蹈之后表演。
如跳萨玛舞时,一般以夏地亚纳结束。跳夏地亚纳舞人数不限,表演时无固定队形,动作不强求一致,步伐以小跳步为主,手的动作简单。节奏为、拍。
伴奏可用弦乐或吹奏乐,几面直径不同的手鼓或铁鼓同时热烈击奏。新疆各地的夏地亚纳的形式与风格各有差异,北疆的活泼,南疆的舞姿华丽,麦盖提县的古朴。
5、纳孜尔库姆
表演性男子舞蹈。以双人对舞为主,带有竞技性。流传于新疆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区,是婚礼、喜庆或麦西来甫中,最精彩的节目,各地多有半职业性的纳孜尔库姆艺人。
纳孜尔库姆的表演在《吐鲁番木卡姆》的伴奏下进行,开始只是合着乐曲与伴唱跳一般性舞蹈,当乐曲转入纳孜尔库姆专用曲调并唱到“哎,哎,纳孜尔库姆”的歌词时,才进入纳孜尔库姆的表演。
表演分为两部分:
①对舞,节奏为拍,步法以蹲步、跳步为主,舞者以诙谐、幽默的动作模拟各种劳动或各种人物形象,如绱鞋、跛子走路等;
②竞技,节奏为拍,只以鼓声伴奏。技巧动作有跳蹲、跳转、动肩转等,舞者互以高难动作压倒对方,在观众有节奏的呼喊声中献艺表演。伴奏乐器为:艾捷克、弹拨尔、热瓦甫、手鼓、唢呐、铁鼓等。
6、盘子舞
表演性道具舞蹈。流行于新疆库车、喀什、伊犁、乌鲁木齐、麦盖提等地。用弦乐伴奏,节奏为拍,有专用曲调。
据传,盘子舞源于新疆库车民间,后流传各地,逐渐发展成为舞台节目,由女子单人表演。
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盘子,指挟竹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并在头上顶一盛水的碗,以增加难度。麦盖提县的盘子舞,由男艺人表演,嘴内叼长把木勺,随舞击打碗。盘子舞的步法与舞姿,多来自赛乃姆。
7、手鼓舞
表演性舞蹈。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舞蹈形式,开始流传在南北疆各地民间,后发展成为舞台节目。表演多由一女子在手鼓的伴奏下进行。舞蹈的特点是动作敏捷、节奏多变,多用高难度的旋转与腰部技巧。
2. 维族舞蹈欣赏
维吾尔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有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子弹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
02
体态的基本特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这一体态的形成是经由维吾尔族的第一舞人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汗的规范而形成的。
03
节秦的基本特征:多用切分音附点节秦和弱拍上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腕头的挑脚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后踢步都是弱拍做的以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
基本特征: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美,“擅长运用头,眼和手腕”。
04
技巧的基本特征:腰功和快速旋转。{腰功包括板腰侧闪腰快速的软腰和慢速的控腰其中侧闪腰在舞蹈中较常见也别具特色。旋转强调“乍动乍息”,既启动要快而强劲,停止要马聚然,稳健区别于其他发间舞的旋转。
05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继承了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的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古代西域乐舞的精华,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是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与面部表情配合,进行感情交流。舞蹈者的头`肩`腰`背`臂`腿和脚趾都有复杂的动作,常以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稳重,细腻的风格特点。
你练习的时候可以把下巴稍微的抬向你眼睛所看的方向也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想要学好维吾尔族舞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它的节奏,要把握好节奏的快慢和分配就能体现出组合中抑扬顿挫的感觉。再来是对维吾尔族蹈体态和神态的把握。很多时候觉得一个人其实跳得不怎么样,介就是吸引人,这就是他抓住了神态上的很多细节,只要做到这些,任何舞蹈你学起来都不会觉得吃力了。
要懂歌曲的意思,如果是悲伤的不能太眼神。欢快的,庆祝性的或关于爱情的要看意思来表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双手在离头不远的眼珠跟着手动就可以。
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你所谓的“摆”脖子,在他们看来是“扭”。就象我们认为扭腰很性感很好看。他们觉得扭脖子好看,人显得很生动,这个动作作为他们民族的技巧动作,也是特点动作。
位于新疆的维吾尔族,曾在唐代时将舞蹈大量传入中国。常见的摆脖子的动作,是由维吾尔族人骑马时身体自然摆动演变而来的,跳时要以身体的摆动来造成头部的前后左右摆动的错觉。
3. 维族舞姿造型
艺考舞蹈剧目选择:
一、功底扎实、擅长古典舞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梅》
技术难点:
(1)腿部柔韧度:控旁腿等。
(2)旋转:包括吸腿转,点翻身,串翻身等。
(3)大跳:吸腿跳
典型动作:
扇子的运用,抬旁腿,兰花指,含腆冲靠等。
二、软开度较好、表现欲望强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望月》(傣族舞)
技术难点:
(1)斜身转:身体下旁腰,单腿中心、头向上看。
(2)双吸腿跳:双腿吸起、后腰发力、原地向上跳。
典型动作:
平展翅、侧展翅、丁子走、抱翅等。
三、表现欲强、有维族舞蹈基础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天山原色》(维吾尔族舞蹈)
技术难点:
(1)维吾尔族舞蹈风格韵律特征。
(2)旋转:原地单腿跪转。
典型动作:
点颤步,托帽手,提腕,绕腕等。
四、爆发力强、有现代舞基础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田梦的诗》(现代舞)
技术难点:
(1)原地双脚跳转:留头甩头,转速快且平稳
(2)腾空跳:竖叉劈开,空中形成舞姿
典型动作:
双手拿书动作、抬腿、舒展的跳跃动作等。
五、对汉族民间舞蹈有基础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水莲》(汉族民间舞)
技术难点:
(1)过肩动作:双手握住道具向后过肩,要求肩部开度好。
(2)旁腿和后退的控制力和稳定性:搬旁腿、 控后腿。
(3)旋转:原地旋转。
(4)倒踢紫金冠,吸腿跳,鹿跳等。
典型动作:
模仿花的手部动作,踏步,搬旁腿等。
六、擅长现代舞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雪中浪漫》(现代舞)
技术难点:
(1)复合式平转:该技巧需要在平转的过程中颈部放松。
(2)地面跪转:该技巧需要在转的过程中有控制并有重心的转换。
典型动作:
盘腿仰天、单手支地的地面动作、翻身等。
七、爆发力强、有现代舞基础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浩杰的椅子》(现代舞)
技术难点:
(1)单腿跪地转,然后接斜双飞燕。
(2)微舒展动作后接空转。然后双手抱至胸前有腿向后控制造型。
典型动作:
坐在椅背上的动作、吸腿跳跃、深蹲、下叉等。
八、有朝鲜族舞蹈基础的考生
艺考舞蹈剧目:《刀舞》(朝鲜族舞蹈)
技术难点:
(1)朝鲜族舞蹈风格韵律特征。
(2)抽甩刀
(3)圈转:甩刀时错步,接平转脚,小臂收回,不能耸肩。
典型动作:
单扛手,鹤步等。
4. 维族舞蹈搭配服饰图片欣赏
步骤/方式1
买大小合适的帽子。有些人买的帽子太大了,不用风吹带着也会掉,所以选择大小合适的帽子很重要。或者也可以买小一个号的帽子,这样带着紧一点;
步骤/方式2
可以找一点夹子固定。比如说黑色的小夹子,夹在里面,和头发一起
5. 维族舞蹈服装
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兄弟的服饰,则明显的带有西亚各国和俄罗斯的特色,这显然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 例如: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裕袢”,“裕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此服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6. 维族舞蹈风格组合
信仰
历史上,维吾尔族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
饮食
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主食的种类很多,最常吃的有馕、抓饭、包子、拉面等。
服饰
维吾尔族传统的男子外衣称为“袷袢”,长过膝、宽袖、无领、无扣,穿时腰间系一长带。
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妇女和姑娘都喜欢用天然的乌斯蔓草汁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
建筑
维吾尔族传统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为“外间”、“餐室”、“后室”三种基本平面组合形式。
礼节
维吾尔族人路遇尊长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见要握手,妇女相见要互相拥抱,贴一下右脸,都以“撒拉木”问安,最后,双手抚膝躬身道别。晚辈要先向长辈施礼,现在多以握手作为见面礼。
● 语言
现代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民族的共同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 文字
维吾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字母系统书写自己的语言,文字名称也不相同。
文学
维吾尔民间文学体裁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寓言、笑话、谚语等。
7. 维族舞蹈造型动作
藏族舞蹈里的基本体态上身松弛,略带前倾,膝放松,做快而小或是慢而柔韧的颤动。
蒙古族舞蹈具有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征。其基本体态是在后点步位上,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手于平手位。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舞姿造型,昂首、挺胸、立腰是基本特征。再配合各种眼神,“移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点缀,形成热情、乐观但不轻浮。
8. 维族舞蹈搭配服饰图片女
1、傣族舞,孔雀舞是傣族舞最为著名的舞蹈之一,通过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等动作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姿态。
2、维吾尔族舞蹈,维族歌舞有其独特的韵律,或含蓄细腻,或奔放跳跃。维吾尔族舞蹈活泼而又热情,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与眼神配合,传情达意。
3、朝鲜族舞蹈,朝鲜族舞蹈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节奏变化复杂多样,舞姿优美而含蓄。掌握朝鲜族舞蹈的多个固定姿态后,再以流畅的动作将它们连接起来,是能将朝鲜舞蹈跳出的韵鼓掌的关键。
4、蒙族舞,蒙族舞的音乐热情奔放,激昂雄厚,节奏欢快,舞蹈具有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征,富有浓郁的草原风格和生活气息。
5、新疆舞,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女舞姿优美舒展,男舞姿矫健有力,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
9. 维族舞蹈搭配服饰图片大全
朝鲜族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象帽舞”。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
手中击打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充分表现出朝鲜族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此舞是随着朝鲜移民传入东北地区,又发展为中国朝鲜族喜庆中的表演性舞蹈。
10. 维族舞蹈表演组合
第八级A 把杆练习
1.五位小踢腿
2.斜探海
3.大掖步
4.踢紫金冠
5.原地踢后腿
6.上穿手
7.五位换脚跳
8.中跳
9.平转
第八级B
1.穿手组合(古典舞)
2.苗族舞
3.垫步组合(维族舞)
4.柔臂、硬肩组合(蒙族舞)
5.云南花灯
6.印度舞
7.哥巴组合(乌克兰)
11. 维族舞蹈服装图片
皮帽主要用于御寒,大多用羊皮制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獭皮、海獭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白吐马克 (喀什白皮帽)
2、阿图什吐马克3、赛尔皮切吐玛克4、欧热吐玛克5、开木切特吐玛克6、库拉克恰维吾尔族的花帽1、巴旦姆花帽2、塔什干花帽3、格来木花帽4、曼波尔花帽5、奇曼花帽6、再尔花帽7、玛日江朵帕8、金片花帽9、吐鲁番花帽10、伊犁花帽11、夏帕克帽12、赛里甫西吐玛克13、阿克多帕维吾尔族的鞋类主要有“玉吐克”“去如克”买赛”“开西”“喀拉西”男装比较简单,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托尼(长袍)、排西麦特(短袄)、尼木恰(上衣)、库依乃克(衬衣)、腰巾等。维吾尔族将外衣统称为裕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