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流行服饰 > 正文

高跷服饰搭配图案(高跷戏服)

1. 高跷戏服

1、一直走,别停,这样可以保持平衡。还有,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要靠墙立白上去。不要出现跌倒的情况,踩高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平稳,不同的路段排列的形式不同,在踩高跷的过程当中还会做一些比较有危险性的动作,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练习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2、一般踩高跷的人身材都比较的矮小,个子高的人踩高跷的难度会更大一些,想要踩高跷的人就应该要不断的练习,踩高跷的人一般都是浓妆艳抹,身上穿着戏服,身份不同造型也是不一样的,高低也不一样,踩高跷也可以叫做木踩脚,是民间比较流行的一种群众性的表演形式,表演的人在节假日的时候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娱乐性非常强,形式也各种各样,受到了很多群众的喜爱,现在所用的高跷一般都是木头制作的,表演可以分为单跷以及双跷之分,双跷是绑在小腿上面,以便能够有更好的技艺表现出来,单跷是用双手持木鞘的顶端,便于上下动作,更加的风趣一些。各地的高跷都有不同的特色,可以形成不同的民族色彩以及地域风格。

2. 高跷戏服表演叫什么

5月19日,以“绿色发展,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旅游日”孝感主题活动在金卉庄园启动。当天,我市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惠民举措,吸引市民走出家门,畅游美景,乐享生活。

  现场文艺汇演、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精彩纷呈,将孝感的传统文化、特色美食和大美花海紧密结合,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场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多重盛宴。

  旅游+文化:非遗文脉余韵长

  19日上午细雨淅沥,但游客们的热情丝毫未减。

  展台上,只见雕花剪纸国家级传承人管丽芳、省级传承人胡云甫手握刻刀,端坐桌前,指尖飞舞,花鸟龙凤在纸样上渐渐现形;展台下,七八个孩子身着彩绣戏服,腿上绑着长木棍,神情自若地表演高跷,惹来游人围观。

  当日,孝感雕花剪纸、杨店高跷、肖港抬故事等非遗项目走进景区,游客们一边体会孝感特色民俗风情,一边品尝香醇的孝感米酒。

  “开始以为是木偶人呢!没想到是一群孩子稳稳地站在高跷上,画面太震撼了!”观看杨店高跷表演的游客黄女士忍不住惊叹,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文化为魂,山水为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变成了文化品质的提升。走好“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方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化为纽带,以景区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拓展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大力开发周末游、亲子游、家庭游等旅游产品,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让游客在观光中领略孝文化。

  旅游+品牌:厚植孝文化底蕴

  除了攀险峰、赏怪石、探幽径外,还能观看森林瑜伽、参与洗肺行动、“燃情”篝火晚会……“五一”长假期间,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打出“森林康养文化”品牌,吸引不少外来游客。

  在坚持“文化引领、旅游带动、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把“诗和远方”“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我市还着力提升旅游品牌含金量。

  孝感,以孝闻名。每年,从楚剧展演、民间文艺大赛、广场舞大赛、龙舟赛到孝文化旅游节、黄香文化旅游节、孟宗文化旅游节,好戏连台,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日益成形、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文化生命力得以延续、极大地提升了孝感的对外形象。

  目前,全市拥有A级景区29家(4A级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湖北旅游强县1个,市农旅养融合示范点22个。孝感、应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孝文化旅游节、黄香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孟宗孝文化艺术节、文化赶集、红叶艺术节等“一县一品”节庆活动业已形成。

  旅游+N:打出多元“组合拳”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孝感市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旅游业纳入推进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抓十促”重点工作之中。

  从文化为旅游“找魂”入手,我市多点发力,打出“组合拳”,从“旅游+文化”到“旅游+农业”、“旅游+农业现代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汉川通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

  云梦以楚文化和忠孝文化为依托,建成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博物馆,挖掘云梦皮影、三节龙·跳鼓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注入着全新活力;

  应城在汤池温泉旅游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田园综合体,加入绿色旅游元素,打造盐养生项目,休闲养生旅游风生水起。

  今年,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市将继续挖掘好、发展好历史文化、人文山水、生态康养、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推进“旅游+文化”,串联整合古街、古桥、古寺、古韵等资源;探索“旅游+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挖掘“旅游+乡村”乡村旅游资源和互动性体验性项目,打造旅游特色村镇;借助筹办各项赛事的契机,培育“旅游+体育”新业态……让广大市民在恬静休闲里感知文化,在山水田园间愉悦身心,在阖家出游中拥抱幸福。

3. 高跷唱段

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黄梅戏等。

1、楚剧

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

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成宁、宜昌、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楚剧腔调分为板腔、小调、高腔三部分,其题材广泛,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

2、汉剧

汉剧,湖北省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

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3、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周边,重点在仙桃(原沔阳)、潜江、天门、荆州、监利、洪湖、荆门、京山、钟祥、石首等江汉平原一带。目前荆州花鼓戏专业演出团体总数8个,含国办团体6个,改制转企团体2个 。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4、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公安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民族气息,是中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5、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韵味丰厚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4. 高跷演出

山东济南仲宫高跷表演时间是正月初十到正月二十。高跷表演是春节期间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的节日活动,深受大家喜欢。

5. 高跷角色

高跷中共有十二个角色:即陀头(打棒的)、小二哥、武扇(浪荡公子)、文扇(老作子)、膏药(卖药的)、老渔翁(渔翁)、樵夫、渔婆、丑锣、俊锣、丑鼓和俊鼓。

这十二个人物的来历与金花娘娘派十二个精灵捉拿张天师的传说有关,传说在一次旧历三月三日的蟠桃会上,金花娘娘喝醉了酒、丢了鞋,张天师羞辱了她。于是她纠集了十二个精灵去捉拿张天师。这十二个人物就是十二个精灵,陀头是蜈蚣精,小二哥是蝎虎精,公子是癞蛤蟆精,老作子是狐狸精,樵夫是青石精,膏药是螺蛳精,渔翁是白石怪,渔婆是蛤蜊精,丑锣是蝎子精,丑鼓是猹精,俊锣是红蟒精,俊鼓是老虎精。

6. 高跷绝活

不收门票

古文化街庙会,是天津城里老百姓在正月最期待的活动。张灯结彩的古文化街里,红金相间的吊钱儿在风里飘扬如春花早绽。各路民间艺人大展绝活,舞龙舞狮,高跷秧歌,天后宫前广场戏楼上名家灯台献唱,满满的年味。

7. 高跷服饰

答案:跷的组词:蹊跷,高跷,跷蹊,跷工,跷脚,跷奇,跷减。

解释:蹊跷:奇怪;可疑:这件事来得有点蹊跷。也说跷蹊。

高跷:中国民间舞蹈。北魏时期的百戏中,已有“长跷伎”,与今高跷十分相似。表演者身穿各种民族服装或古装,脚踩在装有脚踏装置的木棍上,木棍的长度依表演者需要而定,边走边表演。也指表演高跷用的木棍。

8. 高跷艺人

一、踏歌

中国古代的群众歌舞形式。多于节日集会时众人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有的地方,一直流传至今。

二、秧歌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按地区和风格不同,又分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等。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彩绸、手帕、扇子等道具而舞。形式欢快热烈,生活气息浓烈。有的地方将民间的高跷、旱船、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秧歌”。

三、腰鼓舞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原流行于中国陕北地区,以安塞等地腰鼓最为著名。舞者腰挂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鼓槌边敲边舞。节奏强烈粗犷,动作奔放有力。后在许多地区流行。

四、花鼓灯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及淮北地区。男角称“鼓架子”,动作粗犷大方、幽默风趣,多筋斗技巧;女角称“兰花”,动作洒脱泼辣,俏丽多姿,欢快热烈。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许多已加工成为专业艺术团体保留的表演性舞蹈。

五、狮子舞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一般由两人合演一头大狮,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狮”、“武狮”两种。多用打击乐伴奏。后经加工提高,采用许多高难度动作,成为舞蹈与杂技结合的艺术舞蹈形式。

六、龙舞

又称“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龙”的造型形状各异,但分节均为单数。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形式热烈欢腾。一般以锣鼓伴奏,舞时多放鞭炮助兴。

七、花灯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等地区。多为欢快的载歌载舞形式。各地跳法不一。如云南花灯就以身体的崴动变化,形成其特殊风格。

八、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舞者双手各持一巾,边歌边舞。动作热烈奔放,节奏感强。常用于节日集会的表演。

九、热巴

藏族的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时男持铜铃,女持手鼓,边歌边舞,节奏强烈鲜明,动作粗犷热情,不时加入一些杂技技巧。有的把从事这一表演的艺人也称“热巴”。

十、赛乃姆

原为维吾尔族古代舞曲名。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流行于新疆广大地区。形式自由,动作灵活。常在节日或劳动后即兴歌舞。

十一、扁担舞

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地区。舞者为双数,手持扁担互相敲击,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音响,边歌边舞。动作多表现农业劳动。

十二、芦笙舞

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区。以边吹芦笙边舞蹈为特点。常带有表演性和竞赛性。

十三、阿细跳月

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称“阿细”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区流行。为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弹大三弦或吹笛子与女舞者对舞。节奏欢快。节日时常在月光下或围着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十四、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形式自由。有的男舞者常在头顶系一细长纸条用力甩动,使纸条绕身体旋转,气氛热烈。

十五、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孔雀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征。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动作优美。有的经过加工成为专业演员的表演舞蹈。

十六、雅舞

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源于周代。后历代均有加工发展。

十七、宫廷舞蹈

指各国历代皇室显贵用于宫廷朝贺、宴享、娱乐或祭祀的舞蹈。多由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改编而成。一般表现形式华丽严谨、精致典雅、讲究技巧。

十八、祭祀舞蹈

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仪式的舞蹈。源于原始宗教仪式,有以歌舞娱神之意。后渐成为娱神亦娱人的民间舞蹈形式。如中国古代的“巫舞”、“六舞”等。

9. 高跷戏服黑白搭配

饮食类

1.喝鸡汤

    过年喝鸡汤对于湖北的乡亲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吃鸡翅,寓意着“展翅高飞”。

2.水煮蛋

在湖北沙市、荆州一带,新一年吃第一餐有个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2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贪吃鸡蛋黄哦,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亲们~

3.白蒿菜

新的一年第一顿饭,湖北秭归有些地方会吃油炸白蒿,取其谐音“百好”,图个好彩头,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蒿还能油炸后食用,貌似是用白蒿加鸡蛋、面粉、水,放在油锅炸。但我知道白蒿可以用来做蒿菜粑粑,皖南地区有这个传统,将糯米和白蒿磨成粉后,加入腊肉、酸笋等内馅,做成一个个胖嘟嘟的包子。不过他们是清明节前后吃,秭归人则在春节就开动了。

4.糍粑

湖北省内各地过年都要吃糍粑的,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由来或许大家不知道。在以前,湖北人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可见糍粑在春节的重要性,看到糍粑就想到过年,一种莫名的小兴奋~

5.三全菜

武汉人以前过年时,年夜饭桌上绝对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这三全分别指的是“全鸡、全鱼、全鸭”、“全糕指的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指的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现在大家喜欢在桌中央放一口火锅,放完鞭炮,全家人围团坐,热气腾腾吃年夜饭,真的很开心!

礼节类

1.除夕夜

湖北人以前过年时,男人一定要在除夕当天,挑水把水缸蓄满,至少要够家人使用3天,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女人则无论再忙,也要给家人做好鞋子,象征“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天亮前吃饭,“越吃越亮”,全鱼不能动筷,因为要“年年有余”。

2.拜年

跨完年就开始拜年了,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会步步高升。但是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无大小”,来者皆是客。

3.讨吉利

中国人过年最爱讨吉利,湖北人也不例外。除夕夜要贴对联是必须的,还有换门神,以前的门神的形象是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到唐朝换成了秦琼、尉迟恭大将两名将军,纳福迎祥。孝感人还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还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4.避禁忌

以前的人们很在意过年时不要触犯一些禁忌。比如说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扫地,否则会把好运扫出门外;不能与人争吵,也不能说脏话,不然新一年运气会不好;打碎杯碗后要说“岁岁平安”。不能洗衣,因为码头被水神封锁,任何人都不能去动…总之就像仙桃地区民间歇后语一样:初一拜年——拣好话说。

玩乐类

1.新婿贺年

在武昌,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岳父母家的人肯定会调戏新女婿,然而苦逼的新女婿只有忍让和一笑了之的份啦。而黄陂拜年的顺序却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

2.舞龙舞狮

差不多到初六以后,越来越热闹,舞狮子舞龙的都来了,仙桃地区的舞龙尤其精彩,沔阳乡间的舞龙,全长二三十米,用竹篾铁丝扎成骨架,再敷盖黄布,龙身上还划有黑脊,在欢乐的锣鼓声中,巨龙翻卷腾跃,小孩儿和大人都来围观;舞狮子更好玩,常有人走街串巷,到别人商铺里去,用一块红布挂在梁间,在众人喝彩声中舞狮人敏捷地取下来,名曰“取红”。

3.旱莲船

旱莲船又叫采莲船,是江汉平原乡间常见的春节娱乐活动。旱莲船是在铁丝外用布料缝制成船的样子,再加上遮阳顶,整个船五颜六色,非常喜庆。表演者穿上戏服,翩然起舞,旁边会有丑角扮作撑篙人,他们一般会唱着沔阳花鼓戏或者乡间小调,挨家挨户表演,人家就会给些红包、烟酒,讨个吉利。

4.龙灯会

龙灯会是孝感元宵节的重头戏,从初八人们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5.闹元宵

元宵夜时,孝感有些地方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因为传说七仙女被不愿回天庭,在人间化作飞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

10. 高跷服装大全及价钱

踩高跷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踩高跷也称之为高跷秧歌,在民间被称作走高腿、踩拐子、缚柴脚、踏高跷。踩高跷在表演时,需要在表演者的双脚上,绑上两根长长的木头,通常有四五尺长。表演者踩在两根长木上,穿上特定的服饰,像是一个巨人在表演一样。

世界顶级服饰品牌有哪些?

毛呢大衣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毛呢大衣怎么穿出女

16岁男生 春秋该怎么搭配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