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论文
了解西方音乐史的方法即掌握音乐流派的发展,许多论文和文章里概括都不够全面,希望能囊括全一些。
·50000年前,音乐的概念出现。
·古埃及时代,最初的七个音符诞生。
· AD476前,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竖琴、木管乐器出现。以史诗为主的表现方式出现。
·中世纪前期,游吟诗人出现。
·AD476--AD1400. 中世纪。音乐进入宗教发展期。格里高利圣咏出现。声乐基本奠基。
·新的形式:六音阶、四线谱记谱法问世。
· AD1400--AD1600.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正式出现,多旋律共同交织式作品。三大乐派问世:尼德兰乐派(宗教复调音乐)、威尼斯乐派(恢弘的器乐)、罗马乐派(宗教无伴奏和声音乐)。声乐发展成熟,但和声较为薄弱。
大量的新乐器出现:羽管键琴、大键琴、小提琴、管风琴等。
·AD1600--AD1750.巴洛克时代。18世纪的一天,巴赫旅行全欧,来到普鲁士王国,并在宫廷进行即兴演奏,其完美的技术和复调作品深深折服了腓特烈国王,从此巴洛克时代正式开幕,这部即兴演奏后来成为不朽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由蒙特·威尔第开创了第一批真正的歌剧(代表作《奥菲欧》), 伟大的巴洛克时代到来。
·巴赫开创了除歌剧外所有的真正音乐题材形式(如赋格),把复调音乐推向到巅峰,著作《赋格的艺术》、《十二平均律》奠基了波澜壮阔的古典音乐史(代表作《马太受难乐》),被誉为《旧约圣经》;亨德尔把主调音乐推向高潮(代表作《哈利路亚》)。
·拉摩创作了《和声史》,标志着和声的彻底成熟。阉人歌手出现。沙龙音乐开始流行。
·数字低音、音调系统、五线谱正式奠基。
·新的乐器:古典吉他走向巅峰。
·1730--1820.古典主义时代。一位神童6岁开始在全欧洲进行了巡演,他的演出震撼了整个欧洲世界,观众看到他手上的戒指,无不认为他的戒指充满魔力,带给他魔术一样的技巧。于是他欣然脱下戒指进行高水平演奏,甚至用鼻子按键,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他就是伟大的沃尔夫冈·莫扎特。古典主义多指维也纳古典乐派,因为其三大代表人物都在维也纳活动。
·海顿奠基了交响乐(代表作《惊愕》);莫扎特创造了古典主义的巅峰,而贝多芬则将交响乐和奏鸣曲发展到极致,其32首奏鸣曲被誉为《新约圣经》。管弦乐被推向了巅峰,主调音乐取代复调音乐成为主流。
·新的乐器:现代钢琴正式问世,取代了羽管键琴和大键琴的地位。
·1820 - 1910.浪漫主义时代。在巴黎的一次斗琴之中,伟大的塔尔伯格和李斯特进行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斗琴大赛,最终李斯特将钢琴直接弹塌,观众一个个在狂热的呼喊中晕倒被抬出场外...浪漫主义的篇章正式开启。
·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直到“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问世,浪漫主义的早期时代终于开创而出。其作品《魔王》成为不朽的篇章。
·浪漫主义中期,“钢琴之王”李斯特、肖邦等人,吸取了“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的演奏技术,将钢琴技术推向了极其华丽辉煌高超的炫技境界。钢琴、小提琴、古典吉他同时迎来其技巧的巅峰,李斯特艰深无比的《钟声大幻想》等曲目成为了钢琴上难以逾越的巅峰。古典吉他上伟大的塔雷加已经后无来者。
·浪漫主义后期,“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出世,浪漫主义迎来了最后一波高潮,《蓝色多瑙河》的问世让浪漫主义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此开始分化,民族乐派诞生。
新的乐器:钢琴、古典吉他等协奏曲形式出现,大量新乐器加入交响乐团。
·19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开始出现。
·挪威的格里格《培尔金特》,芬兰的西贝柳斯《芬兰颂》,俄罗斯的诸多名家,如不朽的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开创了芭蕾舞的最高境界,捷克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开创了民族乐派的先河。
·新的乐器:民族器乐加入交响团。
·轻音乐出现。介于凝重的古典音乐和轻浮的流行音乐之间的形式。在现代音乐中得以发展。
现代音乐早期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印象派出现。 以伟大的德彪西(《牧神午后》)为掌门的印象派横空出世。印象派强调的是对景色的客观描写,这种色彩丰富的曲风与美术流派有机结合。其作品是音色音乐的代表。
·与印象主义对决的另外一个流派:以伟大的勋伯格(《升华之夜》)为掌门的表现派横空出世。强调人精神上对景物的感受。
·爵士乐、散拍音乐、蓝调出现,融合了非洲和美洲的风格,成为流行全球的通俗形式。
·抛弃所有古典传统的先锋派音乐问世,但影响甚微。
·新的乐器:萨克斯走向辉煌。
现代音乐中期
·影响力非常大的新古典主义问世。斯特拉文斯基《仙女之吻》为代表作。新古典主义要求回到巴赫之前更早的时代,那里有纯粹的音乐美,反对浪漫主义向后各种浮夸的表现。
·微分音乐派问世,普通乐器音只有升降音,即2等分,微分音将一个音分成3份甚至更多,但影响有限。
·序列主义问世,将音乐的一些参数(一个或几个高音、力度、时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排列组合,称为一种序列,然后这些编排序列或编排序列的变化形式在全曲中重复。 但影响有限。
现代音乐后期
·具体音乐真实模拟环境中各种声音,随机音乐如投骰子一般选择模拟音乐。此两种激进音乐问世。极简音乐问世。
·电声音乐出现,摇滚、哥特、朋克、Disco等形式出现。
·新世纪音乐的概念出现,节奏强烈,旋律感低。
·新的乐器:电子器乐,如电吉他、电钢琴等,大量电子音色的乐器问世。
2.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主要区别论文
论说说文是以议论、述说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和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两类。但是,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虽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时较难区别,所以也常常将议论文和说明文归为一大类,统称论说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3. 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差异论文
这个标题明显是带有论述性质,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至于是不是论文,有待考证。
4.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论文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5.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区别论文
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时期,音乐的特点是逐渐变化的。早期文艺复兴音乐作品主要是对第三间隔的依靠作为和音。从12世纪开始的复调音乐在整个14世纪变得更为细致而不依靠声音的表述。15世纪初的音乐趋向简单,声音致力于平滑。到16世纪开始转向古典流派。
14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骑士制度、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普遍的权威走向衰落。
哥特式大教堂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经院哲学受到蔑视。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从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转向城市。
城市中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中世纪后期的半停滞的、地方化的、非赢利性的经济,逐渐过渡到充满活力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西方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开始了。它被称做文艺复兴,约从1300年持续到1650年。
文艺复兴的一些音乐理论家则借助古代的音乐理论来支持自己的一些新的音乐理论观点。瑞士理论冢海因里希·格拉瑞安(HeinrichGlarean,1488-1563)在他的《十二调式》(1547)中,在中世纪8种调式基础上又增加了4种新调式——结束音在A上的爱奥利亚(aeolian)和副爱奥利亚(hypoaeolian),结束音在C上的伊奥尼亚(lonian)和副伊奥尼亚(hypoionian),从而以12种调式取代了传统的八调式系统。他自称已重新建立了阿里斯多塞诺斯的调式体系。
意大利作曲家、理论家维森蒂诺则更为激进。他在《现代实践中的古代音乐体系》(1555)中试图证实,“不仅古代的自然音体系应该存在,而且古代的半音和等音也同样是合理有效的,并阐述在当代复调音乐中如何应用它们”。
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在卡梅拉塔会社的学者和艺术家“所写的关于古代音乐性质和情感说的一系列论文中,古典复兴的精神依然强烈,它们为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对戏剧性的诗歌进行富有表情的谱曲的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正是这一试验导致16世纪末歌剧的诞生”。
尽管文艺复兴的音乐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但是仍然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5世纪,音乐家一般服务于国王或贵族的小教堂(chapel)、教皇的小教堂或大教堂的唱诗班。小教堂是宫廷中主要的机构之一。
为了在宗教仪式中进行各种宗教音乐的演出,教堂需要歌手、作曲家和音乐作品。服务于宫廷的乐师有教士和游吟艺人两类。前者至少是低级教士,后者一般是俗人。
15世纪的作曲家仍然主要是教士类型的音乐家。他们在教堂的学校里受过训练和教育,多数人被培养为歌手,少数成为作曲家。游吟艺人多是演奏乐器的乐手,他们的演奏技艺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授的。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的音乐作为中世纪音乐的进一步延续,它继承了中世纪已积累起来的一些音乐成果,另一方面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它在传统基础上又有一系列新的突破和发展。
在15世纪的欧洲的音乐舞台上,来自欧洲大陆北方低地的勃艮第作曲家和法—佛兰德作曲家及英国作曲家占据主导的地位,他们培育了一种以宗教体裁为中心的泛欧洲性的音乐风格。
源自14世纪的等节奏经文歌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定旋律的弥撒套曲成为重要的音乐体裁。15世纪30、40年代文艺复兴音乐风格的一些新的倾向已出现,如三度、六度音程作为协和音程被广泛接受,经文歌和弥撒曲逐渐从三个声部扩展到四个声部的织体,复调模仿手法被偶尔使用。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年,欧洲的音乐创作有了重要发展。尽管定旋律的创作方法仍然被使用,但是作曲家们开始以一些音乐动机作为音乐的最小的单位形成相互关联的乐句来构成一首作品,模仿手法被系统地运用,在以复调模仿为主的作品里间或出现对比性的和声式织体部分的安排被普遍采用。对于丰满和声的追求和模仿手法的采用,使音乐的各个声部相互协调显得重要起来。
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在已有的固定声部基础上,先构成一个二声部的框架(固定声部与高声部),其他声部再依次添加上去的创作方法退居次要,而几个声部同时创作的新方法逐渐成为主流。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彼德罗·阿龙(pietroAaron,1489-1545)在1524年的一篇论文中推荐了这种新的方法。
6.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论文怎么写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