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冬天防寒
第1种方式,用芦花、茅草、杨柳絮等填充被子。在《遵生八笺》里有这样一句话“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可见芦花常常被古人用来填充被子,但这种被子质量特别差,“败絮其中”里的“败絮”就是说这些“破”填充物。
第2种方式,烤火。说起中国烤火的历史和讲究,那可就非常多了,比如火炕、火盆、熏炉(红炉)、手炉(火笼)、脚炉(汤婆子、锡夫人),是样样俱全,而且很多发明至今沿用。
第3种方式,筑火墙。“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其实跟“火坑”有异曲同工之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3部分构成。
2. 古人冬天如何保暖
三国时期御寒方式:
火锅是在中国很早就出现的一种饮食方式,在三国时期魏文帝喜欢吃的"五熟釜",就是分为几个各自的锅,和现在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火锅在古代又被称呼为"暖锅",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是王孙贵族最喜欢的一种饮食方式。不但味道鲜美,还可以边吃边考好,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穿裘衣是古人最主要的御寒方式,最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据说黄帝在讨伐蚩尤之后,西王母还给他赠送了一件玄狐之裘。皮裘是人类最原始的服装之一,不过富人和穷人的裘衣是有很大区别的。富人多以貂、狐、羊羔皮制成裘衣,而穷人则没那么多讲究,能够有一块裘衣御寒就已经很满足了,大多数人都只能多添几件麻衣而已。所以,杜甫才会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暖炉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取暖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手炉、足炉、熏炉、火笼等等。富贵人家的取暖物品多属于金属制造,上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每一件流传到现代,都可以被称呼为珍贵的艺术品。
3. 古人过冬装备
《诗经》中有记载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
人类用冰为自己服务的历史看来十分久远。《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据考证,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算起来,“冰鉴”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了。《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古人还把“冰箱”技术运用到生产运输中。明代黄省曾在《鱼经》里写到,当时渔民常将白鳞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谓之“冰鲜”。这样看来,“以冰养之”的储藏方法,我国古人最迟在明代就已经运用得十分普遍了。
古代藏冰,一说为祭神,一说为备暑天之用,而且还配备了管理冰库的专门官吏,名曰“凌人”。每年寒冬,人们将河中的冰凿成一块块大冰块,放入地窖,然后封存起来,要避免空气进去,这种冰可以保存到炎热的夏天。这种方法一直相沿不变,清代的紫禁城内就曾设冰窖5座,藏冰近3万块古代用于藏冰或夏天贮藏易腐物品的场所,其功能与现今的“冰箱”相似,且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晚清。
那么有型可见的实物“冰箱”在古代最早又是怎样的呢?
据查应该是“铜冰鉴”——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原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屈原在《楚辞》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诗句,就表达了冰冻甜酒、满杯痛饮真清凉的感受。当然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一器多用,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便利,这种想法和器物我国古已有之。
4. 古代人冬天御寒的外套叫什么
1古典小说里提到比较多的一种是 “鹅毛大氅”,其形制上接近于斗篷的款式,鹅毛是古代人很常用的材质。谈及以禽鸟羽毛为材料,古人除了用常见的鹅毛,还有雉尾、鹤尾、雕翎、鹰翎、孔雀翎、鹊翅等,应用制做 羽扇,头饰,祭祀道具。。。
其他冬季御寒用的 皮草--轻裘,材质丰富,常见如貂皮,狐皮,兔毛,灰鼠皮。
2 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富有想象力/设计感的个性服饰,比如红楼梦中,晴雯带病给贾宝玉缝补的“孔雀裘“,影视剧中呈现的是衣料正面 织嵌入片片完整孔雀毛的一件斗篷。
3 当代人对古装影视的再创造:如 电影《无极》中,刘烨饰演的雪国人鬼狼,披着一件 标志性的 黑乌鸦毛披风(斗篷)。芈月传中,主角公主姐妹在婚嫁等隆重场合,穿着的外袍/披风,其肩部点缀一圈雉鸡毛或是雕翎。
5. 古人 冬天
在中国古代,人们冬天也盖被子。只是古时并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时人们称被子为“衾”、“裯”、“寝衣”等。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睡觉时盖被子的?明罗欣《物原》称“神农作被”。但这一说法并不可信,作为“覆体”的被子应该与“遮体”的衣着出现时间差不多,甚至更早些……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诗经·国风·召南》。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没亮就要离开温暖的被子外出了。”这里的“衾”与“裯”皆为被子,裯是单被。何谓“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衣部》释之为“大被”。将“衾”与“被”互解,令人感觉有些绕,但此解释至少说明在许慎生活的东汉,“衾”与“被”并不等同。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称:“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
“衾”与“被”的区别,还直接反映在厚与薄上。衾是厚被,里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寝衣)是一种没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夹被,寝衣是午休这类短暂休息时用于覆体的,故古人又称寝衣为“小卧被”。
像今人一样,古人居家也会准备冬夏两套被子。夏被(单被子、小被子)与冬被一样,也是古人常用的。夏被在现在又称“空调被”,房间开空调所盖,避免受凉,而古时候有一种夏被真似空调被,盖在身上可降低体温。据唐苏鹗《杜阳杂编》,这种空调被叫“神锦衾”,为大轸国所进贡:“神锦衾,冰蚕丝所织也。方二丈,厚一寸。其上龙文凤彩,殆非人工可及。暑月覆之,清凉透体。”神锦衾所用蚕丝现在又叫“真丝”,是高档被用丝,古人称这种真丝被为“丝衾”。现代的“棉被”一词在古时写作“绵被”就是此原因。
在棉花没有进入中国之前,做被子的布是葛(南方)、麻(北方)一类植物纤维来纺织的。而更早时候,被子是用兽皮来制作的,“被”字右边是“皮”或与此有关连。
除了单被外,冬天御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谓“被胎”。在没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丝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芦花、杨柳絮、敝绵(真丝下脚料)、茅草都可以做絮,明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居笺》“芦花被”称:“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
絮质量很差,“败絮其中”一说就是这个意思。显然,布衾盖在身上没有丝衾舒服、温暖的,特别是盖得年头一多,保暖效果会更差。唐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即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此外,古人还用鸡、鸭、鹅、羊等禽兽的羽、毛来做填充物,现代人喜欢的“鸭绒被”、“羊绒被”,在古人面前其实并不新鲜。
唐宋时,随着造纸术的进步,人们又想到用纸来做被子,此即“纸被”。纸被以福建产质量最好,宋诗人陆游在收到朱熹从福建带给他的纸被后特作《谢朱元晦寄纸被》一诗赞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需要提一下的是,明清以后,棉花成为被子的普遍填充物,还因此出现了“弹棉花”这一行当。
6. 古人是怎么防寒的
古代人是靠生火、穿厚衣服和储存食物来过冬的。
因为在古代,没有现代技术设备,人们只能依靠自然资源来应对严寒的冬季。
他们会在家里生炭火、添木炭来取暖,同时制作厚实的衣物以防寒冷。
此外,古代人还会提前储存大量的食物,如干货、腌菜、晒粮等,以备在冬季食用。
古代人的过冬方式虽然简单,在现代看来也有些原始,但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度过寒冬,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
而今天我们有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也应该珍惜这些先人们留下的生活智慧。第一个方法:在被套里面填充动物的羽毛来御寒
中国古时候以农立国,农业,畜牧业发达,每次宰杀鸡鸭鹅之后,都会产生大量的羽毛。这些羽毛在夏天里面被晒得干干的,然后填充在枕头、被套里面,十分地暖和。
这种取暖方式在中国持续了好几千年,自从驯服鸡鸭鹅之后就开始用这样的方式来抵御寒冷,也是那个时代最为方便的方式。
即使到了今天,这样的方式经过改良之后,还在被我们所利用,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羽绒服,羽绒被,就是这里面演变而来的。
除了鸡鸭鹅的羽毛之外,还有一些动物的毛皮在处理之后也被用来御寒,如家养的牛羊兔,野生的老虎狮子黑熊等等,人们在将其杀死之后,都会进行剥皮拔毛,然后制作成各种暖和的御寒用具。
第二个方法:在被套里面填充麦草、芦花等来御寒
作为一个农业国,古时候的绝大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大家辛辛苦苦一整年,除了能够得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之外,还会得到一些诸如麦草这类的东西。
将其晒干之后,不仅可以用来当做燃料,还能够将其碾碎,填充进枕头或者被套里面,取暖的效果虽然赶不上动物的羽毛,但是也比硬抗要好得多。
除了农业生产的附属产物,还有一些植物上的花朵叶片也是很好的填充物,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柳絮,就是一种很好的填充物。
第三个方法:伐木烧炭来御寒
伐木烧炭这个方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的文明社会,都一直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