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文化的节目
《中秋奇妙游》的节目形态,以网剧加网综的形式,讲述了唐朝宫廷乐师之女唐小月通过重重考验,集齐信物,在中秋佳节和父亲团聚的故事。节目中不仅突出了传统节目的内核,还呈现了打铁花、刺绣,剪纸、舞狮等大量非遗文化元素。
《中秋奇妙游》无处不传统、无处不现代,让观众除了美的享受以外,更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儿,让观众看了提心聚气。许多朋友惊叹于河南卫视今年的突然“开挂”,实则是“厚积薄发”。什么是文化自信,河南卫视作出了非常好的诠释;什么是观众真正喜欢的节目,河南卫视也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舍得在文化上下足功夫,才能赢得观众的真心追捧!
2. 有文化节目的文案
小宝贝第一次上台表演,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爸爸妈妈心中你已经是最棒的了
2、她表现很淡定,我很紧张!疫情下的无观众表演,孩子们依然热情洋溢童真尽现。爱他们!
3、今天是宝贝学校文化艺术节,演出很成功,孩子的表演很完美,鲜花和掌声应送给孩子和老师,感谢老师们这几天的辛苦陪伴。
3. 好的文化节目
文化节节目演歌舞和跳舞节目比较受广大群众喜欢
4. 有文化内涵的节目
有内涵,智慧的:《苦瓜》——(人生哲理),《七百年后》《一丝不挂》——(爱情类,不是情歌,很有深度),《单车》——(父子之情),《勇敢的心》《存在》《飞得更高》——(励志),《dear mon》——母爱,《他的吉他》——(兄弟之情),《友情岁月》——(友情)《we are the world》《shall we talk》 有品位的(如果你说的品味是指那些经典):《21 guns》,《my heart will go on》《forever young》《hisaishi joe》《yesterday once more》《you are not alone》
5. 有什么文化类的节目
1.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
2.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
3.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
节目简介:
1.《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以寓教于乐为目标,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通过全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档观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的品牌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五季》于2017年8月5日起每周六21:15播出,口号延续常规赛“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担任大学士。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3.《唐诗风云会》是以唐诗为载体,以知识竞答形式为节目主体,辅助紧张刺激的规则设置,全景展示及考察华夏文化。节目主持人担任主考官,与身怀绝技的唐诗悍将终极PK,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风云对决。三位夺人眼球、满腹经纶、幽默风趣的嘉宾明星化身“翰林学士“,与选手一起诵唐诗、听唐史、忆唐人,煮酒论剑、吟诗作对。
6. 有文化的节目叫什么
2021年,我们度过了怎样的文化生活?
这一年,我们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一面感受到红色文化迸发的全新生命力。
我们为“上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震撼,为泉州申遗成功振奋,也为博物馆里的新动态、电视和网络上一档别出心裁的文化节目叫好。
国产电影创造票房新巅峰,佳作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显露“叩问真实”的魅力。
我们需要优质、深度、迷人的青年流行文化,亦对其间出现的乱象保持警惕。
2021年,属于热烈的感动,也属于深沉的思考。
1.《伟大征程》文艺演出
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呈现。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伟大征程》将浑厚大气的艺术表达与声光电的高科技效果相融合,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这场文艺演出“亮点”极多。国家体育场首次架起180米长的巨幕;巨大的“广场”上,一左一右两侧阶梯状“旋转舞台”,演员在其中的表演通过“即时拍摄、瞬时导播、实时投屏”投放到中间巨幅屏幕上;每一场戏剧表达都是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戏剧故事都是一个时代。
建党过程中的万千熠熠生辉的故事,融汇成了百年壮阔的星河,从1921年改变中国的热血青年人眼里,一直流淌到2021年我们的心里。
2.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影视剧
在建党百年的2021年,讲述红色故事的影视作品“霸屏”,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觉醒年代》中“信仰”的感召,让无数95后、00后观众落泪;《山海情》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移民们在国家政策号召、福建对口帮扶下摆脱贫困的故事,让观众直呼“真香”。
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和《革命者》,让青年观众重返建党历史现场,思考何为真正有意义的青春。
除了故事内容扎实、动人,红色影视剧的形式亦有创新之处。
30分钟之内讲完一个故事,40个故事贯穿建党百年的历史征程。《理想照耀中国》以“单元式系列短剧”形式,书写了一首名为“理想”的长诗。
《功勋》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经历百年传承,透过光影呈现,愈发强烈地吸引和感召今天的中国青年。
3.三星堆考古“上新”了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重大考古发现成为刷屏热点。
今年3月,三星堆“上新了”——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出土了500余件文物。三星堆博物馆吸引大量游客一睹“古蜀文明”的神秘面孔。数据显示,清明假期第一天,三星堆博物馆达到1.5万人的最大游客承载量,创下历史新高;而“五一”小长假前两日,累计接待游客34574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84.4%。
此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张黄金面具残片,惊艳世人。95后B站UP主,用一块500克的黄金,历经上万次的煅烧和捶打,将完整的三星堆金面具复原出来。
关注考古新闻的乐趣也在于此:每一次考古发掘的“上新”,都是今人与古人达成“心意相通”的时刻。
4.泉州申遗成功
“涨海声中万国商”,作为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古城泉州在千年之后依然给我们讲述着动人的传奇。
7月25日17时38分,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一砖一石都不是平平无奇的存在,比如建于宋代的洛阳桥,是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享有“海内第一桥”的名声。
泉州申遗成功,让大众近距离触摸那段并不熟悉的历史,重新审视一座很有故事和质感的城市。
5.传统文化的破圈新玩法
2021年,围绕传统文化的“新玩法”呈井喷之势。
《国家宝藏·展演季》《登场了!洛阳》《舞千年》……一档精彩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勾起观众冲进博物馆、翻开历史书的欲望。
14位活泼灵动、娇憨可爱的“唐朝少女”,宛若从仕女图中走出。年初,河南卫视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节目走红。此后,《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考古盲盒是今年文博圈的宠儿。河南博物院推出了名为“失传的宝物”的“考古盲盒”,春节期间线上一次性上架1.2万个,不到5天售罄;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品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和纹样为基础创作出别致的手办。
在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无论是身穿汉服演奏民乐的博主,还是通过短视频传播京剧戏腔的“上戏416女团”,都能吸引大量粉丝。
想象力有多丰富,传统文化就有多少“破圈”的可能性。
6.现实题材国产剧大热
2021年的国产剧市场,主打“人间真实”的现实题材。
在朋友圈飘着“鸡娃”“虎妈”词汇之际,《小舍得》直戳“小升初”阶段家庭的痛点。这部剧告诉观众,不要急,给孩子一点时间,把焦虑和忧伤放一放,成长自有答案。
凭借“现实质感”和“强沉浸感”,硬核的《扫黑风暴》成为暑期档爆款;《理想之城》还原职场真相,呈现“明规则”与“潜规则”的对抗,让观众在剧中“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
展现女性群像的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和《爱很美味》,戳中观众的泪点和笑点。我们很容易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拼图”。
这一年出圈的现实题材国产剧充分说明,观众不需要过度美颜和美化的滤镜,而需要无限接近、还原“真实”的坦诚作品。
7.国产电影交出高分答卷
今年春节档,演员贾玲跨界拍摄的第一部作品《你好,李焕英》,创造了54.13亿元的票房神话。她因此成为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
11月24日,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电影《长津湖》含预售票房超过56.94亿元,超过2017年的《战狼2》摘得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这一年,《我和我的父辈》《中国医生》《悬崖之上》《怒火·重案》《我的姐姐》《扬名立万》等影片,以扎实的故事和走心的创作,赢得市场好评。
国漫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雄狮少年》、纪录电影《九零后》《大学》,让我们看到更多新板块和创作力量正在崛起。
往昔追逐流量明星、热门IP、疯狂营销的模式,在当下的国产片市场会被“打脸”,观众只为优质作品埋单。
8.整治娱乐圈和饭圈乱象
2021年,娱乐圈“地震”频发。
选秀“打投”乱象、违规集资、引战拉踩、网络暴力……“饭圈乱象”沉疴已久。违法失德、天价片酬、偷税漏税……负面事件也为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网信办发布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对粉丝集中的互联网平台、经纪公司以及粉丝行为本身提出了十点要求;9月,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力度,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追星本不是“洪水猛兽”。全社会应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让年轻一代知道真正美好的、值得尊敬的榜样是什么样子。而商业资本不应为了利益去打造表里不一的明星,诱导青少年粉丝狂热追捧和消费。
“清朗行动”、倡导艺人艺德等一系列行动,有助于抵制影视娱乐行业中的歪风邪气,倒逼从业者恪守底线,“欲从艺先立德”。
9.素人下班后讲脱口秀
今年,脱口秀热度持续攀升。素人面孔,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鲜空气。
最早成名的一批表演者,推动了国内脱口秀行业的发展。到了2021年,脱口秀不是一个只有少数“头部表演者”霸屏的小圈子,也不是你追我赶的竞技赛道。
交警、科普作家、公司职员等各行各业的素人,下班后,登台表演一段脱口秀,用5分钟告诉所有人,自己的职业多有趣。
笑不是解药,故事才是,这些素人表演者给寻常生活“撕开一道口子”。而台下的我们,也在这道“口子”里得到一个小小放松的机会。我们一边被有趣的段子和梗逗得哈哈大笑,一边窥探到这群犀利的人如何诠释生活的A面和B面。
10.流行语和弹幕里的“年终总结”
2021年尾声,你进行年终总结了吗?如今,年度流行语和热门字词的评选,相较于以往更受关注。
日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分别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
B站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发布2021年度弹幕:“破防了”。
很多在这一年里“火”过的字眼儿,不只是大家在网上随性表达的零碎感受,而会作为一种集体情感、一份共同记忆的注释,亦或是“章节名”。在顺时针行走的叙事方式之外,我们也开始迷恋“拼图式”的年度回忆方式。
7. 有文化底蕴的节目
喜欢郭德纲的观众都知道,于老师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而郭德纲也有三大爱好,说相声,收徒弟,挖坑。
在小剧场,郭老板挖坑无数,而且管挖不管埋,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又不舍的给饭,惹的天怒人怨,哀声遍野,人送称号“坑王”。
郭老板也愁呀!不是不想填坑,一方面是没时间把每个人故事讲完整,只能和大家讲一些精彩的片段,另一方面吧,也可能是自己把坑挖的太大了,填不了了,这方面参考南派三叔。而且,后面再一想,反正没填的坑不止这一个,索性就不管了,说新段子去喽。
大概是听到了观众的呼声,毕竟咱是衣食父母。桃就动了动脑子,转溜了一下小眼睛,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和爱奇艺合办了一挡节目,叫做《坑王驾到》,既为填坑,也为挖坑。
节目形式类似于说书与单口相声的结合体,反正咱现在也不太讲究什么是评书,什么是单口相声,哪怕是脱口秀呢,只要节目好看,能让咱乐,咱也看得高兴。
节目模仿以前小酒馆的一种感觉,拉弦的、吹唢呐的,敲小鼓的,各种传统乐器坐在台旁,台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老郭穿着大褂,拿把扇子往台上一坐,惊堂木一拍,节目就开始了。
这种节目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你既不能背死书,也不能瞎胡扯,听的就是你对文化历史的理解与调侃,既让人听着觉得合理,觉得学到东西了,又得让人在笑声里学。
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桃做到了。一张嘴,一张脸,一个扇子,一身大褂,郭德纲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天才般的表演天赋,让无数观众看的不亦乐乎,很多人为了看这档节目不惜斥巨资买了爱奇艺会员,这就是桃与他节目的魅力。
《坑王驾到》内容丰富,语言幽默,如果是喜欢听书的观众,相信你会喜欢上这档节目。
8. 有文化的节目有哪些
有吴亦凡、林志玲、关晓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