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服饰搭配 > 正文

古人冬季流行填九九寒(古人冬季流行填九九寒食图)

1. 古人冬季流行填九九寒食图

艳阳天所指的3个数字是999。

艳阳天指的3个数字是999。古往今来,素有“重阳节九九艳阳天高”之说。重阳节是指农历的九月初九的这一天。

九月初九这天,被定为了是“老年节”。老年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古往今来,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美德,老人是一家之天,“天下数字最大是9”,故老年人也可以寓意为数字“9”。

2. 古人最常见的冬服是什么

纨绔辈的表面意思是指衣着华美的年轻人,引申意思指代为旧时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之中那些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古时,人们将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称为纨,是一种珍贵的衣料。所谓“白縠之衣,薄纨之里”,即是指衣服华贵,面料、里料都用的是名贵纺织品。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而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常为古代女子所持。

3. 古人冬天有什么活动

初蹴鞠 时间:1月4日 地点:下鸭神社 由8位表演者互踢鹿皮制作的球使其不落地。

“蹴鞠”来自于中国,唐宋之际十分流行,杜甫有诗曰:“十年瞰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7月7日在京都上京区的白峰神社也举行同样的“蹴鞠”表演。

初惠美须 时间:1月8日至12日 地点:惠美须神社 惠美须是被日本人奉为商神。 十六世纪初,京都的商人去江户做生意,取得巨大成功,为此崇祀惠美须大神以示感谢。

这一天,京都高奏惠美须赞曲,祈求生意兴隆,家运繁荣,很是热闹。

梅花节 时间:2月25日 地点:北野天满宫 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去世于2月25日这天。 唐初,中国的梅花树、乌梅等传入日本。和歌名人菅原道真酷爱红梅,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红梅殿”。后人称他为“梅神”。以后,日本全国有10500多个神社祭祀菅原,称他为“天神”,并将他去世的2月25日定为梅花节。 举办梅花节的时候,人们在北野天满宫菅原道真的灵前供奉红白梅花。在2000多株梅树上,上七轩的舞妓和艺妓们举办茶会。

春舞 时间:4月 地点:京城的各处会场 樱花时节的京都“春舞”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舞妓、艺妓在各处会场表演“都舞”、“京舞”和“北野舞”等,以歌舞来庆祝春日喜庆。其中,“都舞”的历史最长,始于1872年的第一届京都博览会,“都舞盛会”将延续多天。 流镝马神事 时间:5月3日 地点:左京区下鸭神社 “流镝马”,就是骑着马射箭,又称“矢驰马”。 流镝马活动起于“镰仓时代”,是用以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祭神活动。 届时,身着古代衣甲的武士在飞驰的骏马上,高呼着对准三处菱形靶发放箭矢,以此占卜早稻、中稻、晚稻的收成好坏。

日本人将射箭分为弓道和流镝马,前者为站射静射,后者为走射动射。

葵节 时间:5月15日 地点:京都御所-下鸭神社-上贺茂神社 古意盎然、典雅恢弘的古老节日。 “流镝马神事”之后又一盛大节日,葵节是京都的三大祭之一,且是其中最为悠久的。起源于6世纪的饮明天皇时代(531~571年)。原名贺茂祭,但因举行仪式时,会在牛马或贵族所乘坐的车子、信奉者的衣服上,以葵叶装饰,渐渐就称为“葵祭”。

在古时代提到祭典,就是指葵祭典。 由500多名身着古代贵族服饰的人们组成的全长700米的游行队伍,牵着马和牛车,抬着神轿,从京都御所出发,经过下鸭神社,奔向上贺茂神社,确实是重现古风的最好的方式。 葵节的举办是为祈祷农作物的好收成。

三船节 时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地点:车折神社 岚山大堰川 举行“三船祭”时,会将三十只龙头船、鹢首船、公主船、侍儿船、今様船等放于岚山大堰川,追忆王朝公卿以诗、歌、管弦等三船游乐的雅兴,从而展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王朝画卷。

鸭川川床 时间:从5月1日起4个半月之间 地点:鸭川 “鸭川川床”就是在鸭川河岸上的纳凉平台。 在三条和四条之间的鸭川西岸上,先斗町的各家餐馆搭起了2至3米高的纳凉床,点起古式的提灯,人们在凉风中一边品尝美食, 一边眺望东山,享受惬意的人生乐趣。

京都薪能 时间:6月1至2日 地点:平安神宫 薪能就是在篝火映照之下,表演日本传统能剧、狂言剧。 1950年,京都市和京都能乐会共同举办薪能仪式,后由平安神宫接管。历史虽短,便模仿的奈良福寺的薪能却源远流长。 此外还有东京增上寺及其它地方的薪能。 祗园节 时间:7月1至31日 地点:八坂神社 公元869年,京都发生瘟疫,人们从祗园社抬出神舆,立起来自日本各地的66支,送至神泉苑,祈愿消除灾病,由此形成繁盛的节日。 节日从月初到月末,其间14至16日的“宵山”和17日的“山巡行”为其高潮。 在祗园节时,人们在豪华装饰的彩车上用笛子、锣鼓和大鼓演奏着祗园音乐,从街上通过,每年有100多万人前去观看。 陶器节 时间:8月7至10日 地点:若宫八蟠宫 节日期间,有陶器展销会,在五条大街上摆满了全国各地500多家陶器商店的摊位,有陶艺家的作品展,有陶器制作表演会等,8日那天,将抬出陶器神舆。 一般认为,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五山送火节 时间:8月16日 地点:大文字山 主要活动是:用松木烧出75座火床,形成一个辉煌的“大”字。“大”字的第一笔画73米,第二笔146米,第三笔124米。“大”字篝火的75个火丛必须同时在晚上八点时同时点燃。送火节属于“盂兰盆节”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传说从前如意岳的寺院失火时,该寺院主佛阿弥陀如来佛升至山巅发出光芒,照亮四方。从此便每年举行“送火节”,纪念阿弥陀如来的灵验。 观月黄昏 时间:9月 地点:大觉寺 即在大觉寺的大泽池上,乘坐龙头船、鹢首船饮茶、吹笛、赏月,游吟作乐。 大觉寺是由嵯峨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成的,又名嵯峨御所,是历代法亲王住持的寺院。寺内有大泽池,是模仿中国洞庭湖的池泉船式庭园建造而成的。这里是赏月的好地方。 时代节 时间:10月22日 地点:平安神宫 大约1700多人身穿京都1100年中各时代的服装,代表从平安时代到明治维新时期各个时代著名人物,从京都御所出发,行走3小时抵达平安神宫,展现出一幅千年历史画卷。 鞍马火节 时间:10月22日 地点:由歧神社 为京都的三大奇祭之一,天庆三年从京都御所将祭神迎出北迁,当时人民沿途举火把迎送,到今日则演变为各个人家在自家门口点起篝火,并手举燃烧的松明,沿街行走,最后在神社广场前抬出两座神舆。鞍马火节意味着送走了秋天,迎来了冬天。 由于实在闹热,这一天,不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不许上火车或公路。外乡人如果想来观看,必须步行。开放所有公共场所,路边可以卖啤酒和食物。 鞍马寺由中国本土东渡日本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的高徒鉴祯上人创建于公元770年。 岚山红叶节 时间:11月的第2个星期日 地点:岚山渡月桥一带 秋深时节,岚山小仓山、嵯峨野漫山的红叶,鲜烈壮阔的美景倒映在了大堰川上,这成为京都一大景观。 而在从前,这里是平安时代王公贵族的赏枫胜地。 红叶节的这一天,五彩缤纷的船只聚集在大堰川,锣鼓喧天、丝竹绕耳,进行各种各样的歌舞表演。 在大堰川的河岸上,还设有大舞台表演“嵯峨大念佛狂言”的艺能。 献茶节 时间:12月1日 地点:上京区马食街的北野天满宫 起于丰臣秀吉召开的北野大茶会。1587年,由千利休主持,秀吉在京都北野天满宫举行了大茶会,远近诸国的爱茶者和町人、百姓蜂拥而至,成为茶道史上的盛事。 此后,形成为一种传统节庆活动,以此祈愿茶道的兴旺。 这一天,在“御茶壶奉献节”上向神献完茶后,在“明日舍”、“上七轩”的歌舞排练场所进行茶水出售,民众一起享受品茶和节庆的乐趣。 1868年置京都府。工业以电机、纺织、食品等为主,运输机械(造船)、化学、一般机械亦较发达。 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

4. 古人冬天怎么御寒

商代服装的特点:上衣下裳。

周代:深衣。

特点:右衽(衣领自左系向右),上下分裁,然后缝联,使衣裳相连。

形式有用料12幅,款式运用规、矩、绝、权、衡5种原理。

春秋战国时期:

襦裙,续衽勾边。

秦汉时期:

汉代服装以袍为主,丝履,锦绣衣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少数民族影响服装风格。

男服以袍、衫为主,宽袖大衫。女服为深衣。

裲裆:男女通用,布帛质地,前后两片,一当胸,一当背,肩部皮搭襻相连,腰间系皮带。

北朝在服装改制时也吸收胡服的长处。

隋唐服饰:

男装:幞头、袍衫、乌皮靴:

幞头:巾子——裁出四个角,两个向上扎起,两根下垂,有硬衬固定

初唐、中唐:下垂

晚唐、五代:演变成硬翅。

袍衫:用色彩区分等级:天子:黄 (唐朝开始,黄色为帝王专用颜色)

三品官员:紫

百姓:白

袍下施一横襕,象征上衣下裳。

乌皮靴:借鉴少数民族。

女装:半臂襦裙、大袖衫、纱罗、披帛

披帛:置于女子肩背之间的轻质罗纱披带。

女子喜着男装。

胡服:泛指中亚、西亚服装。

宋代:男装:幞头、束带。女装:禙子

辽金元服饰:

元:男子:四方瓦楞帽

辨线袄:盘领、窄袖,腰间有密褶,腰围宽阔

女子:贵族妇女:顾姑冠

套裤

明代:龙袍作为帝王专有服装。龙:很多种动物的结合体。

蟒衣 飞鱼服 斗牛服

官员服装:补服(补子)

女子服装:比甲(最早产生于元代):无领、无袖对襟马甲,在明代形成风气。

清代: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马蹄袖的袍、马褂、马甲。

马褂:领多为圆形,平袖口。

马甲:也叫坎肩。

汉族妇女仍旧沿袭明代特点,比甲。

古埃及时期:太阳神——褶裥

希腊服饰:比较讲究简洁,用天然褶裥体现动态美。

古罗马服饰:土尼卡

托嘎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一些人工造型的非自然的形态。

17世纪下半叶——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装,大量花边、缎带、蝴蝶结。

18世纪:庞波多夫人 罗可可风格

18世纪下半叶:新古典主义,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服装特点:不裁剪,披褂,不缝制,用别针固定,体现等级。

服装风格:

指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设计创作的个性。它表现在服装作品的各个要素中,如款式、纹样、面料、色彩、制作工艺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既是设计师个人的作品,也是某个时期服装流行的代表。

托嘎:

古罗马时期的服饰,它为半圆形的羊毛织物,穿着方式为包缠型,有边饰花纹。其边饰色彩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有关,罪犯、奴隶不准穿着。

巴洛克风格:

法国十七世纪的穿着风格。巴洛克的原意为“不圆的珍珠”。其特征为不规则的,扭曲的,长短不一的,具有动感的。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上都有巴洛克风格的表现。表现在服装上为使用大量的花边、缎带、蝴蝶结,色彩绚丽,装饰繁琐,具有夸张的风格以及动感的效应。男子服装粗旷,装饰繁多,夸张而动荡。

罗可可风格:

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风格。原意为贝壳状的小沙砾。其特征为喜用“c”形、“s”形和螺旋形、波浪形的曲线。装饰纤细精巧,色彩华丽和谐。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有表现。在服装上表现为男女老少都喜欢用缎带、花边、蝴蝶结做装饰,衣袖有瀑布式的装饰,裙撑硕大,裙面有香肠结,缎带蝴蝶装饰,色彩柔和。

罗可可的风格形成中受到中国工艺美术风格影响,比如家具上的螺钿工艺。罗可可风格显示一种悠闲、轻松;罗可可的曲线符合螺旋线的美。

19世纪女装风格的历史分期。

1、 帝政时期

2、 浪漫时期

3、 克里诺林时期

4、 巴瑟尔时期

5、 欢乐的90年代

巴瑟尔风格:

19世纪70年代法国女装所流行的一种裙撑风格,用金属丝做成的裙撑骨架直接系在后腰部分,凸起的结构使得裙撑在臀部翘起,整体的服装造型为挺胸、收腹、翘臀。

中国古代服饰的特征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文化特点?

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对服饰形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儒家视现世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以“礼”、“仁”为中心,将维护宗法社会尊严的等级制上升为服装创意的主题,服用功能几乎被社会功能所代替。

二、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审美思想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便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晋时期,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生动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意识。

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

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因此,明朝在服装上盛行绣吉祥图案。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三、“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

一、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特征概述

要想比较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区别,就应先弄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征。

1.中、西方文化的特征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与此相对,西方文化是以围绕着地中海的北非的尼罗河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南欧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 西欧诸国经过在中世纪的发展和拜占庭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与远东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生存着众多的种族,存在着性格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跃动的、积极进取的性格特色。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前者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繁荣起来的,具有相对单一而鲜明的个性特色,属个体发生性质;后者则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环境中,由多种文明相互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移动而形成的,具有混合性特色,属系统发生性质。

2. 中、西方服饰文化特性

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必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⑴ 不同的衣料文化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葛、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来织布,而且早在69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

与中国发达的丝绸文化相比,古埃及则主要是亚麻文化,两河流域主要是羊毛文化,印度是棉文化的发源地。

⑵ 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

对于服装的功能,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认识和侧重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易·系辞下》中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把穿衣局限于保暖或装饰的功能,而更加关注的是其“治国安天下”的社会伦理功能。

西方在这方面就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虽然古罗马人也曾十分重视衣服对于身份的表示,封建时代也曾不断推出各种服饰禁令,但大多是一些奢侈禁令,而更多注重的是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⑶ 不同的着装观念

在着装观念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对肌肤严密地包藏和掩蔽,中国服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一种“包”的文化,既不能“显露”体形,更不能随便“裸露”肌肤。

与此相对,西方的服装则不同,西方的衣服都非常写实地,甚至是夸张地表现人的体形,尤其是自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时代以来,更是十分“露骨”地“强化”男女两性在体形上的性别特征,不仅想方设法来“显露”两性这种外形特征,而且不断地扩大裸露的面积和部位(尤其是女装)。

中国服装的含蓄性和写意性,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计白当黑”的、“虚无飘渺”的、“神秘”的、“意象”的或“象征”的世界,是人们意念的一种“表现”;而西方服装的直接性和写实性,则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逼真的世界,是人的肉体形态的一种“再现”。

这一虚一实,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哲学观和价值观,也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观,表现在服装的裁制方面,就形成鲜明的两大体系:即以直线裁剪为中心的中国服装文化体系和以曲线裁剪为中心的西方服装文化体系。前者造就了一种“自然的”、“平面化的”服装形态;后者则创造了一种“人工的”、“立体化的”服装形态。前者是“一气呵成”的,充分保持布料原貌,结构十分单纯,是“非构筑式的”;后者则根据人的体形把衣服“解体”,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件,分别完成这些部件的造型后再组装起来,结构复杂,是“构筑式的”。前者充分尊重人的存在,衣服造型依赖于人体才能完成其最终的造型,成型程度较低,多属“半成型类”;而后者则往往无视人的存在,衣服本身就是一种“人形”的“壳”,许多时候是强迫人去适应这个人造的“壳”,其成型程度较高,多属“成型类”。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极的;而后者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改造自然和“人为”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是相对积极的。

⑷ 不同的着装方式

从着装方式上看,中西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衣服自古以来就以上衣下裳为特征,前开前合,多用带子固定衣服,穿脱方便;而西方的衣服则从披挂式到贯头式,再到前开式,形式多样。多用饰针或扣子固定衣服(尽管西方的扣子是从亚洲学来的),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穿着技巧。

5. 古人 冬天

古代对冬天的雅称有:1、三冬;2、九冬;3、严冬;4、清冬;5、玄冬;6、穷冬等。

1、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这样的句子。

2、九冬: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3、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4、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5、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6、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6. 古人冬季做什么

在中国古代,人们冬天也盖被子。只是古时并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时人们称被子为“衾”、“裯”、“寝衣”等。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睡觉时盖被子的?明罗欣《物原》称“神农作被”。但这一说法并不可信,作为“覆体”的被子应该与“遮体”的衣着出现时间差不多,甚至更早些……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诗经·国风·召南》。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没亮就要离开温暖的被子外出了。”这里的“衾”与“裯”皆为被子,裯是单被。何谓“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衣部》释之为“大被”。将“衾”与“被”互解,令人感觉有些绕,但此解释至少说明在许慎生活的东汉,“衾”与“被”并不等同。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称:“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

“衾”与“被”的区别,还直接反映在厚与薄上。衾是厚被,里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寝衣)是一种没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夹被,寝衣是午休这类短暂休息时用于覆体的,故古人又称寝衣为“小卧被”。

像今人一样,古人居家也会准备冬夏两套被子。夏被(单被子、小被子)与冬被一样,也是古人常用的。夏被在现在又称“空调被”,房间开空调所盖,避免受凉,而古时候有一种夏被真似空调被,盖在身上可降低体温。据唐苏鹗《杜阳杂编》,这种空调被叫“神锦衾”,为大轸国所进贡:“神锦衾,冰蚕丝所织也。方二丈,厚一寸。其上龙文凤彩,殆非人工可及。暑月覆之,清凉透体。”神锦衾所用蚕丝现在又叫“真丝”,是高档被用丝,古人称这种真丝被为“丝衾”。现代的“棉被”一词在古时写作“绵被”就是此原因。

在棉花没有进入中国之前,做被子的布是葛(南方)、麻(北方)一类植物纤维来纺织的。而更早时候,被子是用兽皮来制作的,“被”字右边是“皮”或与此有关连。

除了单被外,冬天御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谓“被胎”。在没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丝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芦花、杨柳絮、敝绵(真丝下脚料)、茅草都可以做絮,明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居笺》“芦花被”称:“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

絮质量很差,“败絮其中”一说就是这个意思。显然,布衾盖在身上没有丝衾舒服、温暖的,特别是盖得年头一多,保暖效果会更差。唐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即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此外,古人还用鸡、鸭、鹅、羊等禽兽的羽、毛来做填充物,现代人喜欢的“鸭绒被”、“羊绒被”,在古人面前其实并不新鲜。

唐宋时,随着造纸术的进步,人们又想到用纸来做被子,此即“纸被”。纸被以福建产质量最好,宋诗人陆游在收到朱熹从福建带给他的纸被后特作《谢朱元晦寄纸被》一诗赞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需要提一下的是,明清以后,棉花成为被子的普遍填充物,还因此出现了“弹棉花”这一行当。

时尚休闲女装搭配今秋流行休闲女装?

冬季去韩国旅游要准备什么衣服?

深圳冬天穿什么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