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
一、单位的职责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
1、报告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上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传染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立即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3、调查事故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三、其他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职责
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对象:(1)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
14 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 2 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人际传播的可能性。
目的:核实诊断。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类型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三大类。 (1)观察法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种设计类型,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提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它包括个案报告、现况调查、疾病监测、生态学研究等。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分布的因素。检验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2)实验法主要是研究评价疾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可确证病因假设,它可分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后者包括个体试验与群体试验。 (3)数理法主要是通过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描述疾病流行规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
4.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由哪个部门进行
排查地区的释义: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单位、设备等进行逐个检查或审查。
风险排查就是加强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的跟踪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报告,疾控机构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督促指导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严格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公众防病知识和防护技能普及等工作。
5.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是什么意思
截至5月19日24时,全市共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228人,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181人,其中舒兰市468人、丰满区286人;累计追踪到次密切接触者3438人,其中舒兰市1175人、丰满区595人。
6.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什么工作
24小时流调观察是指在发生传染性疾病疫情时,国家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和观察。
一,流调,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流调人员与病例及相关人员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通过询问病例患病前后的暴露情况、接触史、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为判定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措施、确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
二,流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寻找被感染者的“上家”和“下家”,把一个个病例之间的传播链展现出来,尽可能细致地摸清这些重点人群的行动轨迹,弄清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从哪里来?在哪里停留?又曾去向哪里?遇到哪些人和发生了哪些事儿?
三,流调的意义,流调人员了解了病例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疫区旅游史居住史、密切接触史和出行史等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流调信息准确排查病患;排查密切接触人群;隔离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高风险人群;科学管理各类人群;疫情防控科学决策;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四,如何开展流调,所有报告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都要进行流调。从病例核酸检测确认阳性开始,就会通知病例所在属地疾控中心开展流调工作,国家要求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调。
7.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什么
核酸检测阳性者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一、基本情况
①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民族、身份证号(护照号)、职业、学习或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住址、既往病史、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等;
②主要家庭成员信息(其身份证、联系电话、职业、工作单位)。
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发现经过
围绕发现方式(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主动就医、重点人群筛查、社区筛查、其他)进行描述。
三、流行病学史
主要围绕患者的生活圈、工作圈和社交圈来排查。
①发病/阳性采样前14天活动轨迹
②可疑的暴露史,密切接触者
③可能影响的场所(居住小区、超市、饭店、农贸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