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尔本街头艺人
现在,墨尔本400多万人口中,华人华侨的总人数在30万人以上,走在墨尔本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特别是在这5个华人区:Boxhill、Glen Waverley、Clayton、Caufeild和Wantirna South。墨尔本是华人最喜欢居住的澳大利亚城市,据统计,全澳一共有42.76万名新移民出生于中国,其中,大约有11.28万人住在墨尔本华人区,占比高达26.37%。住在这里的理由很简单,几位在墨尔本生活多年的华人说:“墨尔本比较安静,没有悉尼那么喧嚣,华人区的生活非常方便,国内有的商品,这里都有,新移民住在这里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可以适应。”
2. 墨尔本街头艺人英语
英语
墨尔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墨尔本居民会讲的语言超过100种,包括中文、意大利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和越南语等。
墨尔本的政府治理强劲稳定;澳大利亚实行三级政府体系,社会各方面事务得到有效的管理。
3. 澳洲街头艺人
华人生活真相:墨尔本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到处都是购物商场,可以看到无数的街头音乐家,现场音乐,安静的街头咖啡馆和偶尔的神秘街头派对,人们有很多机会体验不同的文化。
4. 墨西哥街头艺人
它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软饮之一,代表潮流,定义生活,让墨西哥城乡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它就是墨西哥的生命之水——可口可乐。
比起泡虫龙舌兰,墨西哥人更爱可口可乐。
喝最有气的水,翻最亏钱的墙,在被隔离的年代,喝本土的可口可乐是墨西哥人对北方最叛逆的反抗。
在墨西哥街头,随处可见牛饮可口可乐的当地人,他们爱玻瓶的劲爽,更爱3升装的豪迈。
成功越过边境线的墨佬时常回到围墙边,眺望被刷成红白相间的平房,再花2美元买个玻瓶可乐,回味旧生活。
可口可乐对于他们,是回不去的故乡,是离不开的希望,在墨西哥可口可乐比玉米片更像本土产物。
穷人当它续命水,毒枭当它壮行酒,可口可乐早已成为墨西哥人血液里的文化象征。
瓜达卢佩·桑切斯,一个普通的玉米种植户,每天收割一百斤玉米后,都用可口可乐抚慰自己。
一天三瓶,分早中晚服下,给灵魂打气,甜蔗糖甚至让他忘记老婆已经出门买了两年可乐。
41岁的莱迪西亚·科鲁兹同样是可口可乐重度瘾者,每天带着孙子一起喝可乐,一次买三升,只够喝两天。
她称三个孙子都靠可乐戒掉了牛奶,并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升牛奶16比索,三升可口可乐35比索,要省钱,就给他们喝可乐。”
而他们,只是墨西哥可口可乐瘾君子的普通代表,在这个玉米文明的摇篮里,可口可乐是不可或缺的补水剂。
有数据统计,墨西哥已经成为全球含糖软饮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其中人均每年消费180升可口可乐,不少人已经用可乐来代替饮用水。
这股风潮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刮到了今天,从可口可乐公司赞助墨西哥1968年奥运会和1970年世界杯开始,这款红白软饮就让墨西哥人放下了酒杯。
教师莉莉安·拉莫斯称,她从有记忆起就开始喝可口可乐解渴。
“妈妈每个周末会给我一瓶三升的可乐,平时减到两升,它没有一天缺席。”
“对于温饱家庭,每多喝一瓶可口可乐,就省下一笔饭钱。”
在都市,可口可乐是精英手上的劳力士,是矮子脚底的增高鞋,来瓶可乐已经成为新社交模式。
而在墨西哥南部最贫穷的恰帕斯州,可口可乐更是离上帝最近的圣物。
认为自己中邪的土著都在圣施洗约翰教堂(St. John Baptist)虔诚祈祷,只为得到一瓶被神父加持过的可口可乐。
曾有当地人这样评价可口可乐:“它从撒旦手里救过我的命。”
“可口可乐比圣水更容易得到认可,他们认为来自北方的汽水,能驱除体内的恶魔。”神父圣约翰说道。
在墨西哥传统的玛雅宗教文化中,打嗝是最好的驱魔手法,可乐是上帝对这片土地最大的恩赐。
“它能让每个人都尽情打嗝。”
而在小镇圣胡安·卡穆拉的教堂,可口可乐是传统治愈精神和疾病仪式的必备品,没人知道最初的圣水是什么,但现在必须是可口可乐。
在信徒被活鸡清洁肉体后,将被萨满要求饮下被蜡烛净化后的“黑水”,刺激的气体将彻底洗涤他们被污染的灵魂。
虽然恰帕斯州是墨西哥最贫穷的地区,但人均每天能喝下两升可口可乐。
在当地,匮乏的水资源,让可口可乐成为最廉价的水和卡路里来源,最穷的土著消费了最多的可口可乐。
至于墨西哥人到底有多爱可口可乐?每年死于毒品战争的当地人远低于患有糖尿病的。
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7名超重,每3名儿童中就有1名肥胖,超重和肥胖率仅次于美国。
不少人表示可口可乐正在杀死墨西哥人,在2017年,甚至发起一项“killer coke”活动,要求驱逐凶手可口可乐公司。
但即便从2013年墨西哥就增收10%糖税,仍然拦不住墨西哥对可乐的热情。
“不能否认,对于穷人,可口可乐仍是最廉价的救命水。”
“要消灭墨西哥的可口可乐文化,可能比禁毒更困难。”
送你阅读惊喜奖
5. 墨尔本街头艺人考证
粤语起源于古代的广信地区,也是现在梧州、广东封开一带,现在比较官方的说法是起源于封开。经过封开是时可以看得见封开打着的标语。梧州地理位置独特,为桂东重镇,紧邻广东粤西。梧州拥有曾经相当辉煌的过去,在民国时期梧州是广西的经济热区,借着有黄金水道西江,百舸争流,商贸繁荣,各路客商南来北往。 梧州说的是粤语没错,至于为什么说粤语,这个本来就是说的粤语,没有为什么,广西很多地方都是说粤语,包括:玉林、南宁、贵港等地,但其说的音与大家通常听到的不太一样,这也是两广的通态,很多地方音不一样,包括广东多地的音也是不同的。说起为什么说粤语,这个说来话长了: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因其后来广东经济发展很快,包括香港回归,让白话有更多的人知道,所以用广东代表字粤来替代;简称粤语。 广东粤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广东使用粤语人数约在3800万左右,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所以在古代,真正广信话,俗称“勾漏粤语”并不是现在的粤语,而是现在梧州话,至于现在大家公认的粤语,其实是以香港话做一个标准的,因为香港发展的很好、很快的关系,在回归之后,很多的香港歌曲、电视剧的出现。人们开始用这种方言沟通,以它为标准,包括现在比较标准的广州,在以前,也并不是这种话音,所以,梧州话可以说才是真正粤语在早期的话音。 而梧州在早期也是很重要的地方。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该城是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百年商埠"之美誉。是广西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广西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在古代,两广的真正中心,就是在梧州,所以,梧州才是粤语真正代表城市之一,也是粤语发源之地。 不仅仅是梧州,在广西还有好多的城市,是讲的粤语,其中比较靠近梧州的玉林,贵港,这些都是受梧州影响来的。 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广西周边,还有海外,香港有很多人也是在民国,乃至在清末的时期流荒到哪里的,还有历史上清末最出名的卖猪仔事件,很多人卖到南洋(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上的很多时期被迫过去的同胞,将粤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