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木版画
元禄文化,指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元禄时代(1688年 - 1707年),主要以京都・大坂(大阪)等关西地区为中心发展的文化,最主要的特色是庶民色彩浓厚。
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展现出以下类似文艺复兴的特点,比如对于古典文化的重视(主张直接学习孔孟经典、追溯先秦儒学,恢复被后续者歪曲了的古代精神)、提倡人文精神(庶民文化大量出现,“人形净琉璃”(木偶说唱戏)、 “歌舞伎”(舞蹈戏剧)、工艺美术(浮世绘,木版画)等,甚至《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世间胸算用》等大胆描绘人们对物欲和性欲的追求的平民小说大量出现)、自然科学发展(古医学、算学以及从荷兰引进的西洋科学兴盛)、自然哲学(无神论,重商主义)等,这种社会风气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相似。
2. 古代木版画是非遗吗
科尔沁版画,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是科尔沁文化精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美术界称之为“科尔沁草原雄风”。
画风粗犷、豪放、热烈
“科尔沁版画”的前身是“哲里木版画”,起初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称作“哲里木版画”。直到1999年,通辽撤盟建市,“科尔沁版画”的名称被确定下来,沿用至今。
它的起源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说起。当时,一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大学生来到科尔沁草原,在这里扎下了根,也把版画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当代版画的一个重要流派——科尔沁版画。
3. 古代木版画名家
古画也称为古代绘画,是中华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上溯到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上下四千年。品类包括已呈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石器时代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两代的青铜器,已具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已属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版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
这些品类组成了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4. 中国传统木刻版画
中国著名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正式的民间画种,年画大约始于五代北宋,其渊源却可以上推至秦汉或更早的驱鬼、避邪之类的守护神门画,旧称“纸画”、“纸片”与“画张”等。
01佛山木板年画:
中国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项特色,吸收佛山当地的剪纸、铜凿金花、金漆木雕等传统工艺,用红、绿、黄、黑四色木板套印再用毛笔绘彩、勾金粉。
02四川绵竹年画:
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
03苏州桃花坞年画:
中国江南一带民间木版年画,因在苏州桃花坞生产而得名。始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和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有“南桃北柳”之誉。
04天津杨柳青年画:
中国天津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起源于现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地区,继承宋代和元代的绘画传统并采纳明代的木刻版画等工艺美术形式,结合了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等方法。
05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
06朱仙镇年画:
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
07陕西凤翔年画: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
08陕西汉中年画:
陕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年画来自民间,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崇忠良、赞美勇武的主题,在为劳动人民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起到了激励奋发的作用。汉中年画以门神和神像类为主,造型粗犷,动态夸张,脸部的刻画上具有浓郁的社火脸谱韵味。
09湖南邵阳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从题材内容和品种来看,可分为神像(门神、财神和灶神)、吉祥如意、故事(戏文、仕女娃娃)三大类。
10山西平阳年画:
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有三大特征:一是宗教神画多,二是戏剧人物画多,三是民俗画多。
11河北武强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品类繁多。
5.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
北宋时期的《蚕母》: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套色版画
1994年,温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国安寺石塔内发现的破损严重的一批印本、释道画时,发现了这幅木刻套色版画《蚕母》
这幅《蚕母》局部残缺,但整体效果未受影响。画面以蚕母、蚕茧和吉祥等图案为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情景。画面左上方的长方形字框内有直排“蚕母”二字。左侧为蚕母立像,头梳高髻,髻上插花;面颊丰满圆润,白皙而带红晕;柳眉清秀,双目深沉,晶莹内涵,容光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