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祭文的种类
母亲三周年祭文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是我母亲三周年的祭日,三年前,母亲经受了病痛的折磨,离开了她的儿女们,离开了她经营一生的家。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我一直在想,我们姐弟三人,是在母亲怎样的呵护下长大。从我们很小能记事的时候,因为父亲在外教书,母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在外忙于耕作,夏顶烈日,冬熬严寒,像个男人一样干着重活,累活,脏活,给全家挣来了口粮。在家她忙于家务,纺棉织布,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一日三餐,照顾一家老小。一年打千余斤的粮食由她亲手收获入仓,又通过她的手做成饭,喂养着一大家人,这样的辛苦劳作持续了几十年!母亲爱这个家庭,爱她的孩儿和丈夫,正因为这种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在这个家庭最贫困最艰难时,她没有退缩也从无怨言,心甘情愿地吃着苦,受着罪。在母亲进入中年时期,我们家庭的日子有了好转,可她从辛勤劳作又转向了另一种忙碌,照看孙辈,,把三个孙子一天天拉扯大,喂吃喂喝不辞劳苦,风风雨雨日夜操劳,孙子们长大了她却老了!在本应幸福地安享晚年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夺走了我们最爱的妈妈!让我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母亲是善良和淳朴的。艰难的时候,她不讲吃穿,省吃俭用,让我们吃饱穿暖,日子好过的时候,她生活简朴,自食其力,不劳烦儿女,她只是希望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生活的更好。现在儿女们都成家立业,生活幸福,孙辈们在读书成才,这些都是她在世所期盼的。妈,我爸现在身体硬朗,一家人关系和睦,我们会好好尽孝,你在天堂就放心吧,我们永远会把你放在心里,至死不忘!
母亲是伟大和无私的。2011年冬病魔降临在母亲的身上,我们带母亲去西安看病,母亲就和父亲商量不愿自己的病把儿女拖穷,坚持不要儿女出钱。在母亲转至咸阳住院时,她心里在承受着巨大煎熬时还嘱咐家人:医院再看不好病,就不看了,回家,别浪费钱。母亲在最后弥留之际,她不愿亲人为她伤心难过,多次劝导我们,不要哭,要坚强,人都要经过生死离别。母亲临走时流泪了,她真舍不得这个家,舍不得她的亲人,她难过她的儿女失去她的呵护,她难过再也看不见她爱的几个孙子,她难过扔下父亲让他晚年孤单。在母亲经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她表现得很坚强,很从容。母亲于2012年农历2月12日 在病痛中离开了我们,在离开的三年里,善良的母亲像是害怕惊吓了她的儿女们,在梦里她始终都是微笑着,我想母亲一定是在没有疼痛的天堂里,看着她的儿女们幸福的生活着。我们想对母亲说,妈,我们都长大了,能支撑起家了,我们有能力挑起家庭的担子,您放心吧!愿你在天堂幸福!
子欲养而亲不在。母亲三周年祭日,我们十分怀念她,她一生勤劳、坚强、善良、慈祥,淳朴,聪明,豁达,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母亲走时年仅68岁!
满腔思念无所寄,空留一片哀思情!我们十分怀念母亲,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她的子女。在母亲得病时亲戚邻里纷纷看望,母亲去世后村里乡党都来帮忙,在母亲离去的三年里,大家给我们了很多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我代表全家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愿全村每个家庭幸福平安,愿所有老人身体健康!
不孝儿:军伟,军强
2. 祭文有哪些
祭文的书写格式一般是这样的,祭文常用格式为骈体文四六句格式,平仄分明。在开头先写日期以农历为主如(维:公元XX年农历X月x日)然后写亡者姓命或尊称,祭奠人姓名或称呼,正文表白,落款带上尚飨,大概是这样。
3. 祭文又称什么文
楷书
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祗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祭文出现于汉代。
4. 祭文是什么的一种文体
文体名。祭文是供祭祀时诵读的。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祭文出现于汉代。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
5. 祭文有什么特点
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模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这种自由化的写作形式,使作者如同与死者对话,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之情,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