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族舞蹈名称
莽势是满族舞蹈的主要代表形式,“莽势”一词是满舞蹈的音译。
莽势的表演形式在清人扬宾的《柳边记略》中曾有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日‘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犹之汉人之歌舞,盖以此为寿也”。
在清人吴振臣的《宁古塔记略》一书里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日莽势,有男莽势、女莽势。两人相对两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上于太庙中用男莽势礼”。
2. 满族舞蹈文化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多在重大节上表演。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3. 满族舞蹈名称大全
满族的传统点心是萨其马,被称为满族点心的活化石。
4. 满族舞蹈名称有哪些
头由下往上腰扭成s型的舞蹈动作是三道弯,是东方各民族舞蹈的典型姿态之一。
从地域的角度来讲,位于东亚地区的中国文化圈内东西南北各文化板块的民间舞蹈汇成了很多种舞姿的“三道弯”。山东的胶州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广为人知;
西部的弦子、敦煌乐舞历史悠久;东北部的满族舞蹈、朝鲜舞蹈特色鲜明,呈现出纷繁的“三道弯”舞姿造型。
扩展资料
其他舞蹈动作介绍
1、弯曲
一个股关节向外转开、身体重心下沉的活动,不可停在蹲的姿势,下沉 时,背部同时相对拉长并提气,Plie是踝关节、股关节和膝关节的暖身动作以及 为一切跳跃作准备的动作。注意事项执行Plie动作时脚背必须垂直向上,不可前倾或后倒。
2、靠合延伸
活动脚和支撑脚有靠合的动作,我们大都会加上Battement,分为Grand Battement(大靠合)和Petit Battement(小靠合)。Tendu是延伸、拉长、伸张的 意思。
舞蹈动作将活动脚在地板上滑行,往外到一个延伸、拉长的脚尖点地位置,可以 向前、旁、后,脚尖不可离地,再用同样的方法擦地板回到本来的位 置,可以是从第一、第五位置出发。
5. 满族民间舞蹈
四大民族舞蹈是壮族舞蹈、回族舞蹈、满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亦可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或国际民俗舞蹈。传统土风舞通常称为传统舞,系源自于各地的节日或是祭典仪式需要所产生的。
6. 满族舞蹈种类
四大民族舞蹈是壮族舞蹈、回族舞蹈、满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亦可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或国际民俗舞蹈。传统土风舞通常称为传统舞,系源自于各地的节日或是祭典仪式需要所产生的。
7. 满族舞蹈有哪些名字
(1)载歌载舞
我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2)利用道具歌而舞之
这些道具有:手绢、扇子、花绸、头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绑的腰鼓、腰铃、脚踏的高跷,以及各种道具如:伞、灯、刀、剑、棍等。
(3)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我国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个故事为依据,舞蹈刻划的人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4)自娱与表演的统一
在我国民间舞蹈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表演者同时也是一个自娱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看到高兴时,自己也可以上去跳一阵,舞一下。
8. 满族的民族舞蹈
傣族舞——具有安详舒缓的动律、“三道弯”与“一边顺”的舞蹈造型。亚热带风情的傣族民间舞有二三十种之多,较为典型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依拉贺”等。
藏族舞——松垮、弓腰、曲背和膝部的松弛和颤动是藏族舞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锅庄、弦子、热巴等种类。
蒙族舞——以“盅碗舞”和“筷子舞”最为著名。肩部、手臂动作丰富,步伐常模仿“马步”。
维族舞——维族舞蹈以“移颈”、“打指”、“翻腕”为特征,并配合快速、连续的旋转。具有热情、乐观点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
朝鲜族——具有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舞风,以细腻而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为主要节拍型之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蕴含着高难度的呼吸技巧。只要形式有:农乐舞、扇舞、假面舞等。
汉族舞——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以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灯舞为主。总体来讲,具有成语寓意、缘物寄情、载歌载舞、鼓之舞之等艺术特色。
除此以外,少数民族舞蹈还包括:满族舞、黎族舞、彝族舞、白族舞、羌族舞、回族舞、佤族舞等等,基本上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又具有其原始特色或是自成体系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