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传播媒介是指能帮助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间接的方式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外界因素。在鸡的疫病中,大多数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是通过传播媒介而进行传播的。其中,主要的传播媒介有如下几种:
(1)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等主要是通过病鸡污染的饲料饮水进行传播。所以,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必须做好鸡场管理用具、畜舍、饲料仓库等的消毒工作。
(2)垫料和粪便
鸡患病以后,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的病原体,这些粪便污染垫料,可以间接污染饲料、饮水,从而传播疾病。所以鸡的粪便必须及时清理,垫料及时更换、定期消毒。
(3)空气(飞沫、尘埃等)
鸡在咳嗽、叫鸣时可喷出飞沫,这些沾有病毒、细菌的飞沫能在空气漂浮较久,经健康鸡吸入后可感染疾病;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飘散,也可传播鸡病。一般情况下,干燥、光亮、温暖、通风良好的鸡舍环境,可减少鸡病的传播。
(4)被污染的鸡蛋
鸡蛋是传播鸡传染病的特殊传播媒介。已知的由鸡蛋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伤寒、副伤寒、鸡白痢、鸡支原体病、病毒性关节炎、减蛋综合征等。患有上述鸡病的鸡,在其体内的病原体存在于卵巢、输卵管中,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蛋内,这些鸡蛋如果孵化,可使雏鸡发病,甚至死亡。
(5)被污染的羽毛和皮屑
鸡脱落的绒毛和羽毛容易被粪便污染而沾上细菌或病毒,在鸡舍内飞散飘浮,会使雏鸡感染呼吸道病,另外羽毛和皮屑也是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6)人及动物的走动、吸血昆虫等
人类和其他动物(蝇、蚊、蠓、虻、鼠等)也可传播鸡病。饲养人员和兽医在工作中如果不注意消毒,在进出病鸡舍和健康鸡舍时可能将手上、衣服上、鞋底沾染的病原体传播给健康鸡,成为暴发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
不同的病毒传播方式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如果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多发期要做好防护措施,出门时要戴口罩,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与感冒人群保持距离。如果是艾滋病,那么病毒就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3.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
传染病是中国常见病、多发病,可迅速传播、流行。
解放前,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猖獗。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伤寒、痢疾、疟疾、血吸虫病等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得到了控制。
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传染病的防治纳入法制轨道。
传染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它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规律及其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科学。它是内科学的一部分,与内科其他方面的疾病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病原,并有传染性、流行性和病后的免疫性。并与流行病学、神经病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和生物化学等临床和基础医学具有密切的联系。
4.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
传染病学是预防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感染后免疫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预防医学是从群体水平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包括机体的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征、外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等)及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达到促进与维护健康,预防与控制疾病目的的一级学科。
5.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是什么
流行病学特点:
1、群体特征:流行病学的着眼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他所研究的是一个人群,而不仅仅是个体。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流行病学是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去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3、对比的特征: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4、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使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学方法来描述某个地区或某个特定人群疾病的特点。
5、社会医学的特征: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要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6、预防为主的特征:流行病学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6. 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传染源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兽共患病。可分为以下4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也称自然疫原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是在动物间传播并延续的,只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传播给人。
2.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的病原体主要靠人延续,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病等。
3.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人与动物作为此类疾病的传染源的作用并重,病可互为传染源,如血吸虫等。
4.真性人兽共患病,这类病原体的生活史必须在人与动物体内协同完成,缺一不可。如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病传播的条件等。此外,与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