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筝《关山月》
1 关山月
2 纺织忙
3 渔舟唱晚
4 丰收锣鼓
5 梅花三弄
6 高山流水
7 站台风
8 雪山春晓
9 铁马吟
10 蜀乡风情组曲
11 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12 茉莉芬芳
13 石榴花开
14 黔中赋
2. 古筝曲关山月
1:关山月,千声佛,小鸟朝凤,穿花蜂
2:开扇窗,小开手,上楼,凤翔歌
3:西江月,三十三板,天下大同,旱天雷,纺织忙
4:渔舟唱晚,汉宫秋月,灯月交辉,过江龙,浏阳河,小小竹排,春苗
5:高山流水,浪淘沙,蕉窗夜雨,洞庭新歌,香山射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6: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柳青娘(重六),出水莲,丰收锣鼓 7:寒鸦戏水,山坡羊,粉蝶采花,战台风,铁马吟,秦桑曲 8:落院,将军令,四合如意,雪山春晓,四锦缎, 9:月儿高,林冲夜奔,汉江韵,长安八景,井冈山上太阳红,熏风曲,诸宫调.粉红莲。 可以跳级考,我就直接考的3级,不过要交跳级费,以前是40。
3. 古筝关山月视频讲解
中国音乐学院一级曲目《关山月》比较难。
《关山月》是一首具有文人气息的古典乐曲,有不少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演奏时气息要沉稳大方,不可为追求熟练而盲目将速度提升,这势必会破坏整首乐曲的气氛和艺术风格。
在这首乐曲中值得关注的技法有三:首先是左手慢“呤”的运用,其次是右手大指“托、劈”手法的组合运用,再者就是乐曲开始的右手中指“连勾”(“连勾”与上一节提到的“连托”除了中指、大指运指的不同,再一个就是音阶方向的不同,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以及八度“双托”手法的使用。为了营造深沉旷远的氛围,乐曲一开始便是右手中指在倍低音区用“连勾”的技法缓速上行,勾勒出明月出天山的意境,随后是左手在主音“do”上看似不经意的慢吟,从容而有度,一下子便使音乐显得格外庄重、开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中指“连勾”时要用贴弦弹法连续奏出,不要离弦单弹;左手切忌使用速度较快、幅度更大的“揉”或“颤”等手法,以免使音乐显得局促和零乱。“揉”和“颤”适宜表达那些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作品,却不宜表达稳重古典的乐曲。
在第二行第二小节的三四拍上,“托、劈”连用的手法非常有特色。很多人认为,此处的“托、劈”为了减少负担也可以用“抹、托”替代,这也许是权宜之计,考虑到这首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效果,我建议还是“托、劈”连用为好。“抹、托”只有同音重复而无虚实变化,平稳有余而变化不足;“托、劈”连用却有了同音同指不同“声”的阴阳之比,音色显得多彩而富有动感,而且“托”的反向指法“劈”也更适宜营造苍老古朴的氛围。
第二行第一小节强拍上的八度“双托”手法也是第一次运用到的手法,这一技巧在北方风格的筝曲中极为常见。“双托”与“连托”这两个概念有时会引起大家的混淆,其实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双托”是大指两弦同奏得双音,而“连托”却是大指依序一弦一音奏出。“双托”更具强度上的意义,“连托”更具时值上的意义,两者切不可混为一谈。
4. 古筝《关山月》句段划分
唱歌
三首都是古诗,而且都是忧国忧民、心在天下的爱国诗。
前两首推荐用古琴曲《关山月》,因为古琴比较低沉且荡气回肠,可以表现出诗中的哀痛与悲愤之情;后一首推荐古筝曲《将军令》,古筝高亢而激越,适于表现出诗中的之意。
5. 古筝《关山月》曲谱讲解
这说明这首曲子拍子要换的!3/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
4/4表示以4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4拍!
6. 关山月古筝曲谱解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并不是说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关塞,是为了格律形式的需要,采用的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从秦汉时期,明月就一直照耀着关塞。
明月和关在诗中就是其本身的意思,没有别的延伸。之所以在诗中取这两个景或者从艺术角度叫“意象”,用意如下:明月,一种意象是用来指“时空的永恒”,意在指秦汉到唐的时间跨度之久,但战争从未停息;关,突出边塞之景,是边塞特有的景象,也从侧面说出了边关的战争跨度之久,因为关塞从远古至今一直存在。
原文: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从秦汉时期,明月就一直照耀着关塞,不远万里出征打战的人还没有回还。如果有像飞将军一样的将领的话,怎么会叫侵略者越过阴山呢!扩展资料:对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
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同时这句诗也是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它的妙处得从诗题说起。
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
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以“秦”、“汉”两代来浓缩整个历史时段,凝练概括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表明自古至今明月始终映照关城,而边疆战事一直没有体止 。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
7. 古筝乐曲关山月
山水自然篇(一)高山流水1姑苏行(笛子独奏)
2春到沂河(柳琴独奏)
3高山流水(古筝独奏)
4江南三月(合奏)
5无锡景(二胡独奏)
6山寨风情(合奏)
7春到湘江(竹笛独奏)
8太湖泛舟(合奏)
9西湖春晓(笛子独奏)
10漓江素描(扬琴独奏)
11春雨(琵琶独奏)
12山村小景(二胡独奏)(二)江南春1江南春(笛子独奏)2春到清江(扬琴独奏)3紫竹调(合奏)4江南春色(二胡独奏)5雨夜花(二胡独奏)6龙船(琵琶独奏)7浏阳河(二胡独奏)8泉水(扬琴独奏)9朝阳沟(唢呐独奏)10姑苏情(合奏)11水乡新貌(竹笛独奏)12寒鸦戏水(古筝独奏)(三)春诗1云雀(竹笛独奏)2到春来(二胡独奏)3马兰花开(合奏)4苏南小曲(二胡独奏)5 雪山春晓(古筝独奏)6湖上风光(巴乌独奏)7节日的天山(扬琴独奏)8映山红(扬琴独奏)9五月春潮(二胡独奏)10红河的春天(扬琴独奏)11欢腾的天山(柳琴独奏)12春诗(二胡独奏)田园风光篇(一)渔舟唱晚1江南春早(重奏)2打枣(唢呐独奏)3出水莲(重奏)4杨柳青(二胡独奏)5花间蝶(重奏)6桑园春(笛子独奏)7雨打芭蕉(重奏)8槐花几时开(二胡独奏)9田野小曲((筚篥独奏)10渔舟唱晚(古筝独奏)11竹林深处(葫芦丝独奏)12小放牛(竹笛独奏)(二)杨柳青青1牧民新歌(竹笛独奏)2沂蒙山小调(二胡独奏)3扬鞭催马运粮忙(竹笛独奏)4牧歌(二胡独奏)5收割(竹笛独奏)6望春风(二胡独奏)7倒垂帘(古筝独奏)8桃花过渡(二胡独奏)9春蚕(琵琶独奏)10赶集(二胡独奏)11杨柳青青(合奏)12拔根芦柴花(二胡独奏)(三)好一朵茉莉花1好一朵茉莉花(二胡独奏)2荔枝红(古筝独奏)3放风筝(二胡独奏)4卖菜(竹笛独奏)5山村姑娘(二胡独奏)6撮泥鳅(俄比独奏)7补破网(二胡独奏)8行街(合奏)9六月茉莉(二胡独奏)10迎春花(合奏)11草螟弄鸡公(二胡独奏)12丢丢铜仔(二胡独奏)边塞雄浑篇(一)赛马1赛马(二胡独奏)2丝绸之路(合奏)3牧羊女(二胡独奏)4苏武牧羊(扬琴独奏)5草原情歌(二胡独奏)6美丽的边疆(巴乌独奏)7阿拉木汗(二胡独奏)8塞上曲(琵琶独奏)9草原骑兵(笙独奏)10关山月(合奏)11大浪淘沙(琵琶独奏)12旱天雷(重奏)(二)天山诗画1月儿高(古筝独奏)2三十里铺(二胡独奏)3天山诗画(扬琴独奏)4月儿弯弯照九州(二胡独奏)5都马调(二胡独奏)6天山之春(琵琶独奏)7金陵游(竹笛独奏)8渭水情(琵琶独奏)9淮河换新装(竹笛独奏)10拉骆驼(二胡独奏)11希望的田野(竹笛独奏)12奔前方(竹笛独奏)(三)草原上1上游曲(竹笛独奏)2打虎上山(竹笛独奏)3秦腔牌子曲(板胡独奏)4春光协奏曲(竹笛独奏)5光明行(中胡独奏)6草原上(中胡独奏)7汉宫秋月(二胡独奏)8 高山青(二胡独奏)9赞歌(中胡独奏)10十八板(三弦独奏)11彝族舞曲(琵琶独奏)12翻身的日子(合奏)史诗磅礴篇(一)十面埋伏1霸王卸甲(琵琶独奏)2林冲夜奔(扬琴独奏)3十面埋伏(琵琶独奏)4楚歌(埙独奏)5陈杏元和番(琵琶独奏)6将军令(扬琴独奏)7陈隋(琵琶独奏)8连环扣(扬琴独奏)9五梆子(竹笛独奏)10战马奔腾(二胡独奏)11汉江韵(古筝独奏)12虚籁(琵琶独奏)(二)从军行1寂空夜宇(古筝独奏)2战台风(古筝独奏)3从军行(扬琴独奏)4西江月(重奏)5勇闯封锁线(竹笛独奏)6三门峡畅想曲(二胡独奏)7秋湖月夜(竹笛独奏)8金蛇狂舞(合奏)9青莲乐府(琵琶独奏)10听松(二胡独奏)11新春乐(合奏)12山村变了样(二胡独奏)(三)凤凰于飞1春节序曲(合奏)2京调(竹笛独奏)3幸福年(合奏)4凤凰于飞(扬琴独奏)5闹新春(合奏)6凤凰展翅(笙独奏)7八段景(合奏)8恭喜发财(合奏)9三五七(竹笛独奏)10霓裳曲(合奏)11双声恨(重奏)12万事如意(合奏)浪漫唯美篇(一)彩云追月1彩云追月(重奏)2花好月圆(合奏)3康定情歌(二胡独奏)4竹楼情歌(扬琴独奏)5美丽的姑娘(二胡独奏)6月牙五更(板胡独奏)7良宵(二胡独奏)8合家欢(合奏)9瑶族舞曲(古筝独奏)10春江花月夜(合奏)11喜迎莺(重奏)12抬花轿(唢呐独奏)(二)夕阳萧鼓1喜庆(唢呐独奏)2平湖秋月(重奏)3迎花轿(唢呐独奏)4喜报(竹笛独奏)5入洞房(唢呐独奏)6娱乐升平(重奏)7欢乐的节日(唢呐独奏)8火把节之夜(扬琴独奏)9挂红灯(竹笛独奏)10夕阳萧鼓(琵琶独奏)11步步高(重奏)12欢乐歌(竹笛独奏)(三)喜相逢1正月十五闹雪灯(唢呐独奏)2甜蜜的苹果(高胡独奏)3飞花点翠(琵琶独奏)4一支花(唢呐独奏)5 舒伯特小夜曲(二胡独奏)6绣金匾(唢呐独奏)7喜洋洋(合奏)8撒趟子撩在外(二胡独奏)9天鹅(琵琶独奏)10舒曼梦幻曲(二胡独奏)11喜相逢(笛子独奏)12婚礼曲(唢呐独奏)离情愁绪篇(一)思凡1妆台秋思(竹笛独奏)2小河淌水(二胡独奏)3夜深沉(京胡独奏)4流水行云(高胡独奏)5思凡(古筝独奏)6病中吟(二胡独奏)7别港(扬琴独奏)8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二胡独奏)9秦桑曲(古筝独奏)10游园惊梦(合奏)11空山鸟语(二胡独奏)12一只鸟仔哮救救(二胡独奏)(二)天华流韵1朝元歌(琵琶独奏)2天华流韵(二胡独奏)3远方的思念(竹笛独奏)4鹧鸪飞(竹笛独奏)5秋水龙吟(重奏)6蝉院钟声(高胡独奏)7村祭(竹笛独奏)8丝路随想(合奏)9傍妆台(竹笛独奏)10兰花花(二胡独奏)11家乡歌儿多(竹笛独奏)12绵(埙独奏)(三)二泉映月1渴望春天(二胡独奏)2幸福渠(柳琴独奏)3二泉映月(二胡独奏)4泉水叮当响(扬琴独奏)5望秦川(中阮独奏)6重归苏莲托(二胡独奏)7迎亲人(三弦独奏)8阮不知啦(二胡独奏)9渔歌(巴乌独奏)10阴华山上凤凰台(高胡独奏)11四季——冬(二胡独奏)12思想起(二胡独奏)
8. 古筝关山月的演奏视频
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这八首纯音乐,与高山流水和十面埋伏共称为十大名琴名曲。
《十面埋伏》,琵琶传统大套武曲,前身是明代的《楚汉》。描述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最后取得胜利。
9. 古筝演奏关山月
李白的《关山月》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时代历史背景: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陆游的《关山月》,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
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