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尚书令相当于什么官
对于看过央视版的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电视剧的观众来说,新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显得特别别扭,不管是在剧情设计,还是人物对话都感觉没有老版的好,还有人物造型,特别是新版《水浒传》,有些角色的造型感觉特别的奇葩,让观众忍俊不禁,吐槽不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新版《水浒传》中的戴宗,看起来是如此的搞笑。
一、新版《水浒传》戴宗造型。新版《水浒传》中戴宗的造型来看,既像是耍杂的、又像是武士、又有点像小丑,总之,他那个发型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不过也有人说支持戴宗的这种造型,因为戴宗从小练道法,假设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就算是道士,至今都还是留的汉族的传统发式,所以基本排出道童的可能性。还有人说这个像是少数民族的造型,这个更可笑了,因为当时是宋朝,很正宗的汉族人当朝,而且戴宗还是一个监狱长,就算之后落了草也是汉族,不可能去剃少数民族的发型。所以新版《水浒传》戴宗的造型就是个四不像,没有根据,纯粹是为了现代人的猎奇心理,或者说就是为了搞笑。
二、原著中戴宗的造型。原著中的戴宗外貌:“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从中看出戴宗长的不是很帅,但是绝对不差。而且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同时还仗义疏财,人缘极好,个人魅力鲜明,像这样的人物作者绝对不会让他长的有多难看,毕竟戴宗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杜撰的人物,在形象设计上全凭作者喜好,因此戴宗的造型肯定不像新版《水浒传》那么奇葩,起码也应该中等偏上。
新版《水浒传》个别人物造型与原著相差甚远,甚至搞笑,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之前的老版已经成为经典,很难超越,所以新版就做用了很大的心思,比如使用很多大牌明星,吸引粉丝,还在人物服装、造型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改进,但是结果去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超越老版的经典,还被无情的吐槽。
2. 三国时尚书令相当于什么官位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扩展资料: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品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
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
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文武并同。
3. 古时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侍郎这个官出现的还是挺早的。
汉朝的时候,如果你是世家子弟,那么你可以直接做郎,就是皇帝的近卫官。郎官不大,也就皇帝出巡的时候打打旗子,不出巡的时候站站岗。但因为离皇帝比较近,那天皇帝心血来潮和你聊两句,你可能马上就飞黄腾达了。所以这是条发达的终南捷径。当然,不光是高官显贵子弟可以自动升级做郎,普通人,只要身家清白,交的钱足够多,也可以买一个郎来当。
后来,皇帝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又因为是服侍皇帝的,也被称为侍中。
再后来,就有了侍郎这么个官衔。
侍郎可就多了,比如《三国演义》中就有黄门侍郎这么多官儿。
再后来隋唐的时候,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这三省的长官都被认为是丞相。其中中书省的领导有一个被称为“中书侍郎”的,虽然不是中书省的大Boss,但也被当成丞相。
尚书省的领导是尚书令、左右仆射,他们是丞相。在他们之下是六部,兵部、户部什么的,这些部的长官是尚书,但他们是丞相的僚属,所以没有丞相的官大。
因为中书侍郎和尚书令、左右仆射等是同等级的,那么尚书当然没有这样的侍郎官大了。
后来的明清时期,六部的尚书是最高长官,副手是六部侍郎,而中书侍郎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侍郎当然没有尚书官大了。
4. 三国时尚书令相当于什么官职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清:
一、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
二:清朝补服图案
1、封爵位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麒麟
男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狮
2、文官
一品 绣鹤
二品 绣锦鸡
三品 绣孔雀
四品 绣雁
五品 绣鹇
六品 绣鹭鸶
七品 绣鸡敕
八品 绣鹌鹑
九品 绣练雀
3、武官
一品、镇国将军:绣麒麟
二品、辅国将军:绣狮
三品、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
四品、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
五品、三等侍卫:绣熊
六品、蓝翎侍卫:绣彪
七品 绣犀
八品 绣犀
九品 绣海马
----------------------------------------------------
三、顶戴(顶珠和花翎)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
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
一品用红宝石,
二品用珊瑚,
三品用蓝宝石,
四品用青金石,
五品用水晶石,
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
七品用素金,
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
九品镂花阳纹,金顶。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
称一品为亮红顶,
二品为涅红顶,
三品为亮蓝顶,
四品为涅蓝顶,
五品为亮白顶,
六品为涅白顶。
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
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至于所说的巡抚是一品那是在清末,太平天国的起义也使清朝政府风雨飘摇,清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镇压起义,大量封赏各地督抚,很多巡抚都成为了一品大员,而原来的一品大员也被封以各种头衔和爵位,成为超品大员,镇压起义而产生的大量立功将士的出现,使对他们的赏赐成为问题,清政府为节省财政开支,大量封以顶戴,但这些顶戴只是身份的象征,没有任何实权,这和清初的一品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也是在清初所不可能的!
5. 三国尚书令是什么官
东汉中央官的基本构成仍然是三公九卿。但在新皇帝即位之后,则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揽政务。东汉设太傅,称上公,位在三公之上,负责辅导皇帝。录尚书事始于西汉,“录”,据《后汉书·和帝本纪》注:“总领之也”,即以本官总领尚书事。由于当时朝政实权转移到尚书台,所以太傅录尚书事位高而任重。不过太傅一职并不常设。
上公之下是三公。东汉初年,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改大司马为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去掉“大”字。三公排列,太尉在前,由丞相演化来的司徒居后,由御史大夫演化来的司空又后。太尉主管兵政,又分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司徒主管民事,又分领太仆、大鸿胪、廷尉三卿。司空主管重大水土城防建筑工程,又分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三公各有属吏长史及诸曹掾、史、属等。国有大事,三公共同商议。但东汉三公权力远不如西汉,这不仅从上述职务上可以看出,而且反映在封爵上。西汉初年,相职由列侯充任。武帝时候,虽布衣可以为相,但封相之后必定封侯,所以丞相又称君侯。东汉自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大司徒侯霸死后封侯始,三公皆不封侯。实际上三公成为徒有虚名的高官,真正拥有决策权和监督百官的执行权的是内朝。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任相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秉政,罢三公而置丞相,相权才骤然改变,成为王朝最高权力的实际操纵者,皇帝也在其控制之中。
东汉九卿及列卿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尚书组织的地位更加强了,所以当时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说法。“台阁”,指宫内办事处,也就是内朝。光武帝即位,勤于政事,不以实权交给三公,仅以侍从左右的尚书协助处理政事,于是尚书的权责日益上升,由原来的事务官演化为政务官,尚书台也就成为东汉中央非常重要的办事和决策机构。尚书台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为长贰,由左、右丞辅佐,下设六曹尚书。有三公曹,主管年终考课诸州郡事务;吏曹主管选官、祠祀事务;民曹,主管修缮功作、盐池、园苑等事务;客曹,主管护卫皇帝及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主管辞讼事务;中都官曹,主管水火盗贼之事。每曹又有侍郎六人,令史三人。尚书令、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合称八座。皇帝虽也挑选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无异于自己直接指挥尚书台,所以政归台阁,实际上是皇权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东汉皇权进一步加强,还表现在监察系统官制的变化上。司空的前身是御史大夫,东汉司空已无监察之责。主持监察的是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属官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15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侍御史下分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东汉御史中丞秩仅千石,但权力却超过了原来的御史大夫,在朝廷上仅次于尚书令。这是因为御史中丞不再隶属司空,改隶少府,事实上归皇帝直属,成为皇帝直接掌管的、监察百官的工具。
东汉中叶以后,母后临朝,外戚执政,往往抓住兵权以加强自己的地位,于是将军职务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大将军多为外戚,常在国都,又录尚书事,自然成为中央要员。将军名号与西汉相同。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与太傅、三公合称五府。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位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设置。其余列将军,有事则设,因事命号,事已则罢。将军都有部曲。西汉京军有八校尉之设,东汉初减并为五校尉。当时人称五校为五营,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又置北军中候以监五校。东汉与西汉不同,北军指五校所率军队。东汉不见南军名称。东汉初年以后,北军的名称也不再见于文献记载。灵帝时候,又设西园(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左军、右军、佐军)八校尉,由皇帝直接统领。曹操曾任典军校尉。
6. 三国尚书令是干什么的
尚书令和左仆射都是古代的官职,玩和愉是人物的名字,玩是指东晋的陆玩(278年-341年),是三国东吴陆逊的孙子。
愉是指孔愉(268年—342年),两人都是当时的贤人志士。
这8个字的意思是:尚书令陆玩,左仆射孔愉。
本文出自《晋书》: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
端右任重,先朝所崇。
7. 三国时尚书令相当于什么官职级别
1、中书令,正二品,设2人,职责为掌佐天子执大政
2、中书侍郎,正三品,设2人,职责为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
3、右散骑常侍,从三品,设2人,职责为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
4、右谏议大夫,正四品下,设4人,职责为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
5、中书舍人,正五品上,设6人,职责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及制敕及玺册命
6、右补阙,从七品上,设2人,职责为掌供奉谏讽,大使廷议,小则上封议
7、右拾遗,从八品上,设2人,职责为掌供奉谏讽,大使廷议,小则上封议
8、起居舍人,从六品上,设2人,职责为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
9、通事舍人,从六品上,设16人,职责为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引导其进退,赞其拜起,出入之节,少数民族与外邦纳贡,皆受而进之
10、僚属设置:令史10人,典谒10人,亭长18人,掌固24人,皆无具体品级,职责和通事舍人差不多。
11、主书处设置:主书,从七品上,设4人;主事,从八品下,设4人:令史25人,无品级;书令史50人,无品级;传制10人,无品级;翻译10人,无品级。主要职责为管理文档,类似于现在的档案处。
12、集贤殿书院设置:学士,五品以上,无定员;直学士,六品以上,无定员;校书,正九品下,4人;正字,从九品下,2人;侍讲学士、修撰、校理、侍制、无定品,无定员。其只要职责就是编撰典籍,就相当于秘书处一个角色。
13、史馆设置:修撰,4人;典书,2人;令史,2人;楷书,30人;皆无定品,其职责顾名思义就是掌修国史。
三省六部制之门下省
1、侍中,正二品,设2人,主要职责;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军政要务。
2、门下侍郎,正三品,设2人,主要职责就是帮助侍中,参政议政。
3、左散骑常侍,从三品,设2人,职责为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
4、给事中,正五品上,设4人,职责为掌侍左右,分判省事
5、左谏议大夫,正五品上,设4人,职责为掌侍左右,分判省事
6、门下录事,从七品上,设4人,掌文薄,传制,诏敕装函保管
7、左补阙,从七品上,设2人,职责为掌供奉谏讽,大使廷议,小则上封议
8、左拾遗,从八品上,设2人,职责为掌供奉谏讽,大使廷议,小则上封议
9、起居郎设置,起居郎,从八品上,设2人;令史,设2人;典仪,设3人;赞者,设12人;皆无品级;主要记录天子起居法度,等等,就是相当于书记员。
10、城门郎设置;城门郎。从六品上,设4人;令史,1人;书令史,2人;职责为掌握京城,皇城,宫门的开关礼节。
11、宝符郎设置;宝符郎,从六品上,设2人;令史,2人;书令史,3人;主宝,设6人;主符,设30人;主节,设18人。其主要职责是掌天子八宝及国家符节。
12、弘文馆设置:学士,五品以上,无定数;校书郎,从九品上,设2人;令史,2人;典书,2人。主要职责是就是教书对朝廷礼仪,制度沿革都能够进行参议。
三省六部制之尚书省
1、尚书令,正二品,设1人。
2、左仆射,从二品,设1人。
3、右仆射,从二品,设1人。
4、尚书左丞,正四品上,设1人
5、尚书右丞,正四品下,设1人
6、左司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
7、右司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
8、左司郎中员外郎,从六品上,设1人
9、右司郎中员外郎,从六品上,设1人
以上官员中尚书令、仆射总领百官,纲纪百揆,天下庶务皆会而决之
10吏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上,设2人。吏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司封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司勋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考功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文官的考核、选授、勋封。
10、户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下,设2人。户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度支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金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仓部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田、户、钱、谷税收。
11、礼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下,设2人。礼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主客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膳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祠部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科举,礼仪,学校。
12、兵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下,设2人。兵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主客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职方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驾部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武官任免及军事行政。
13、刑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下,设2人。刑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比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司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都官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及重大案件审判。
14、工部设置:尚书,正三品,设1人。侍郎,正四品下,设2人。工部郎中,从五品上,设2人;比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司门郎中,从五品上,设1人;都官郎中,设1人。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农田水利、工程营造。
8. 尚书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王允是东汉末年大臣。严格意义上讲,王允是东汉末年人,并不能算是三国人物,董卓掌权时曹操和刘备还都是联合军的小头目呢。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
这里解释一下官职。
刺史相当于省长,但是是管廉政的,没有兵权。东汉时秩六百石。
河南尹是京师的管理者之一,权利很大。中郎是皇帝近官,是皇上想留他在身边的表现,官职本身并不大。
司徒是三公之一,而尚书令是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后来王允为李傕、郭汜所杀。迁都许昌后,汉献帝思念王允的忠贞气节,便改用隆重的殡礼重新安葬王允,还特意派虎贲中郎将“奉策吊祭,赐东园秘器,赐以本官受绶,送还本郡”。后来,又封王允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9. 三国时的尚书令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 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 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 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 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 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 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 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 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 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 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 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 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 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 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 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 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 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 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
10. 东汉时尚书是什么官
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在农民大起义的烈焰中覆灭。二年后,刘秀夺取了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又称后汉〉政权。期间历十三帝、一百九十五年。
东汉政权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汉政权的继续。这不止因为东汉统治者自认是西汉刘氏的后起,更重要的在于它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政策方面,均因循于西汉,极少创新之处。因此,东汉的社会问题及其各种矛盾,几乎全是西汉时即已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不过因其有了新的发展,方显示出某些特点罢了。
东汉王朝虽然是历代王朝中最乏创建的王朝之一,但封建统治者在前期所推行的一些政治、经济政策还是积极的,对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总的说来,东汉的积极措施基本经汉光武帝提出或制定,由明、章、和三帝继承亚执行,使东汉社会保持了八十余年的稳定和发展局面。由于光武帝把京城由长安迁至洛阳,政治文化中心更偏面中原大地,从而改变了以往关中富力独盛的格局,使黄河流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从汉安帝时起,为东汉后半期。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官场黑暗,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颇为激烈,中央和地方豪强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还第一次出现了宦官为祸的局面。在经济上,由于上述矛盾的出现和深化,形成了官僚、地主、商贾相互渗透、三位一体的经济格局,与此同时,全国出现了大量坞堡,成为地主、豪强的政治、经济实体,发展到后来,便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大大小小的据点,为汉末、三国时期的诸侯纷争莫定了基础。
东汉初首值一提的是解波奴婢问题。我们知道、奴婢问题一直是西汉以来经常被政治家、思想家们所重视的问题,其意旨在于增加农业劳动力。这同时也是个政治问题,反映了被剥削阶级要求提高其社会地位的思潮已相当高涨。王莽无疑是唯一将这一思想付诸实施的人,可惜他仍无法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不能括清新旧意识的分野,故演出了禁私奴买卖而不限官奴的节目。结果奴婢买卖限而未果,又没入大批官民为官奴。
刘秀取得政权之后,为缓和阶级矛盾。把解放奴婢问题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加以解决,自建武六年(公元30年)至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的九年中,先后就奴婢一事下诏七次。其中建武十一年所下三道诏令,是严禁杀害奴婢和对虐特奴婢的法律条款予以废除,其余四道则为释放奴婢,使成为庶人的诏令。
如此频繁下诏,表明光武帝解放奴婢的决心,同时也说明诏令在执行中的巨大阻力。从建武十一年的三道诏令看,私奴婢是不会彻底被解放了的,到东汉中期又恢复到西汉的水平,但官奴婢的解放无疑是相对彻底的。这标志着东汉的社会文明较西汉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解放奴婢的同时,光武帝还就“顷狱多冤人”一事专在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下诏释放大量在押蒙冤犯人。
所有这些,使农业劳动力空前增加。为避免人民再度卖身为奴,从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到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朝廷发给鳏寡孤独和难以支持生活的人粟三斛或五斛前后几十次,平均约三年一次救急粮。东汉奴婢问题不像西汉那样严重,与这一措施也是分不开的。
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上,东汉一无收效。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但遣往州郡各官遇到地主、豪强的普遍反抗。故未能实现。此后再未核验土地。不过,东汉初值大乱方止,“海内人民可得而数,裁(才)十二三。故一段时间内土地问题还不十分突出。
特别是东汉初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例如: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裁并全国四百余县,又把地方官吏裁减十分之九,节约大笔开支。同时,减轻田赋,恢复西汉三十而税一的旧制。明、章、和三帝时代都曾多次下令减免田租。这些,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东汉的农业较西汉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统治阶级的对农民让步政策,使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生活相应稳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是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从出土情况看,东汉时的铁农具使用地域比西汉更广泛,数量也远为多。铁犁比西汉加宽,尖部角度缩小,这为深耕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又值注意的是,东汉时牛耕更为普遍,耕牛的重要性更见突出。西汉时,偷牛只按一般偷窃罪加重惩处。东汉则对偷牛者、甚至杀自家牛者也处以死刑。说明牛在农业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再次,水利建设仍具有重要地位。东汉时的水利建设,基本上是恢复西汉的旧有设施,极少创新。
但是,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毕竟在范围上更为扩大。特别是西汉平帝时黄河在魏郡决口,泛滥数十县,多年不治,明帝时,古代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发动几十万人,开凿山阜,建立水门,使黄河、汴渠分流,历时三十五年,终于制服水患,使黄泛区大量耕地恢复耕种。这时期,南北兴修水利均有较大收获。
在南方,会稽太守马臻修起了镜湖,周长三百五十多里,溉田九千余顷。在北方,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奴(今北京顺义县境)引水溉田,辟稻田八千余顷。这些,为提高粮食产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东汉还出现了水碓,加工谷物比足踏碓高出十倍,比萃臼高百语。东汉末年,出现了称为“翻车”和“渴乌”的汲水机械,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东汉的手工业也比西汉时又有提高。以铜、铁冶炼和制器来看,西汉时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蜀地,其它地区明显落后。东汉时,岭南广大地区也普遍得到发展,东南地区的铜制器已有较高工艺水平。最值一述的是东汉时期的手工业,颇富创造性。除了前面提到的水碓、翻车和渴乌三项之外,还有若干项创造,它们分别是:纸、阳燧、织花机、铁钉、火井等。纸可能在西汉末已出现,据《汉书·外戚赵飞燕传》说,当时已有“薄小纸”。
东汉前期,纸的数量大有增加。汉和帝时,蔡伦用絮代替缴帛造纸,不仅成本大降,而原料较充足后蔡伦再创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为造纸原料,造纸大行于世。阳燧即聚光镜。我国战国时即已能造薄玻璃,东汉时已能造厚玻璃。王充《论衡》说,当时方士炼五种石块,铸成阳燧,可在日光下取火。此前,阳燧用铜制作。织花机的研制在西汉已经开始,但到哀帝时尚未成功。
公元59年(汉朝帝永平二年),明帝率群臣祭汉光武帝,群臣所穿衣裳都用五彩花纹很复杂的衣料。可见此时织花机已投入生产。铁钉的使用是意义巨大的。东汉前期,铁钉主要用于制棺木。但铁钉既用于制棺,日后对建筑和造船业的发展作用也就为时不远,对加速工效和提高质量均有积极意义。火井是用于煮盐的。火井的准确使用年代尚不可考。
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还没有提到火井。西晋初左思作《蜀都赋》,已有“火井沈荧(火在井中)于幽泉”句。足见起码在东汉末已使用火井煮盐。用木柴煮盐水一石,只得盐二三斗,用井火可取四五斗,产量增长近一倍。此外,用于冶炼鼓风动力的水排,原始煤炭的石炭,战争用发石击敌的霹雳车等,也在东汉末年陆续问世或使用。凡此种种,足以表明东汉手工业的成就,是西汉时手工业所不及的。
东汉时期的商业,仍保持了发达的趋势。西汉时的中心大都市,此时不仅不减当年,有的更为繁荣。洛阳和南阳是当时最大的中心城市。而全国大小城市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正如王符所说:“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与西汉相比,东汉的富商大贾的地位有很大提高。这主要因为东汉的豪强与商贾之间已很难划清界限,往往一肩二任,甚至连大地主也挤身其间。
东汉的这一特点,事实上使法律上仍压抑商贾的规定效果全失。豪强富家操纵了大商业,他们“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这些人又大放高利贷,“收税〈利息)与封君比入。”母与这种状况相对称的是,东汉都市的奢侈之风远非西汉可比。王符在《潜夫论》中描述京师洛阳豪富之家生活时指出慢莫说主人的奢侈难以尽数,即以其奴婢而言,无不锦衣皮履,身佩犀角、象牙、珠、玉、金、银、琥珀等精制品,以显示主人的豪富。
富人死后,要用楠木为棺,丛几千里外运来一套棺椁重达万斤,耗掉成千上万人工而后方成。洛阳如此,其它城市莫不如此,以至千百小城市也不甘落后,争相仿效。生产力永平的提高,并没有改进手工生产者的生活,而是被大批富人用以著侈和个人财富的积蓄了。
在广大农村,正如我们在前面已讲到的,东汉的土地兼并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是放任的。不仅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商贾也毫不逊色,这使得东汉土地兼并程度比西汉更为猛烈。汉光武帝母舅樊宏,在东汉初即有“田土三百余顷。”阴识之子“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光武十王济南王刘康,“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
汉明帝时,马援之子马防兄弟“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实京师膏牌美田。”东汉末年桓帝时,梁冀“多拓林苑,……包含山薮,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此等事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东汉土地兼并一代比一代疯狂,到东汉末年,土地集中程度比西汉不知高出多少。
这种情况也可从东汉的户口数与土地数的对比中得到证明。现可看到的东汉耕地数字有五个,户口数有九个。从汉和帝以后的六个户口数和五个土地数(东汉土地数全在和帝以后)看,每下移一代帝王,户口数和耕地数基本双双减少。这表明土地的日益集中和劳动人口民因破产日益成为地主豪强的依附人口。
东汉地主阶级势力的基础,是大大小小的田庄。前举樊宏,梁冀等的田宅情况,就是特大和大田庄。田庄不正是农业生产单位,而且包括林、牧、渔,以至于手工业作坊,是综合经济实体。据崔霆说,当时中原一带的地主田庄不仅种有各种经济作物,还有养蚕、巢丝、织桩、梁色、制衣鞋、制药、酿酒、酿醋等等。田庄中“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大地主的享乐比封君还强,势力等于郡守县令。
崔蹇在《政论》中叙述徒附的生活情况说,他们“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率妻孥,为之服役,……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两相对比,形如天壤。
结语
东汉后期,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已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以至从汉安帝元年(公元107年)以后,不同规模的农民反抗事件接连发生,这就是史册上所记载的“盗贼纵横”,“督录盗贼”及“盗贼多有”等等。农民大起义已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