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剪梅风格
《一剪梅》是台湾著名女编剧——夏美华编的剧情,风格和琼瑶很像,但不是琼瑶写的,总之应该没有小说。
2. 一剪梅是什么样子的
此句出自: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
忍使恹恹,两处无聊。“嬛嬛一袅”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楚宫腰”出自“楚王好细腰”这一典故,楚王喜欢腰细的人,他的妃嫔臣子就减肥勒腰来博得楚王的欢心,楚宫的女子腰都很细。嬛 xuān 〈形〉轻柔美丽的样子这句话解释为:即使婀娜多姿的女人经年之后,终究会人老珠黄。深层意思就是“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3. 一剪梅是什么风格的歌曲
是一剪梅这首歌!一剪梅》这首歌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二十多年过去了,从那时起就红遍全国的这首歌依然热度不减,还是许多晚会上经常响起的。在电视晚会上我见过多次,可以说是费玉清唱的最成功的一首歌了!
这首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我都会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这是一首能净化人心灵的歌,能与灵魂沟通的歌。听完后会有种心灵上的感触,感觉心里多了份真情,多了份爱。
为什么这首歌会如此受人欢迎,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
一首歌要胜过其他歌曲,就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剪梅》就是一首很有特点的歌,我还没有听到过一首和《一剪梅》风格相似的歌。这首歌按分类一般是把它归为“流行歌曲”,但这首歌又含有许多古典音乐的元素,伴奏中也有民族乐器。特别是开头吹的那段笛子,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歌曲的意境当中。
4. 一剪梅风格照片
陈玉贞;陈彼得。
1、陈玉贞 陈玉贞写过很多有名的歌词,像《一剪梅》《水中花》、《相见恨晚》,还有近年与陶喆合作的很多作品,《黑色柳丁》《Melody》《花旦》等。 娃娃陈玉贞早期是宝丽金的专属词人,因为一首歌词被唱片公司赏识而幸运地开始专业歌词写作,当时她为谭咏麟写了《水中花》的国语版歌词,以及张学友、Beyond的很多歌曲。 娃娃的词作风格形态很多,从早年古典意境的作品到近年的现代爱情题材,甚至是与R&B曲风搭配的歌词,娃娃都得心应手。文字中的娃娃从不张扬,生活中的她同样平和淡薄,不爱运动,不爱外出,不想“太成功”,只想把音乐“做到不能做为止”,她最想从事的行业是“做个懒散的人”。
2、陈彼得 陈彼得,本名陈晓因,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华语流行乐男歌手、作词人、作曲人。 1981年7月,陈彼得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也是情歌》。1983年4月,为歌曲《一剪梅》作曲。
5. 一剪梅欣赏
本诗将苏堤与白堤喻为长虹,将桥与月比作弓,以不同之物作同比,相互映衬 善用叠字,句型亦多排比复沓,富节奏感与韵律感 句式、押韵均近于词曲,颇具古典气息 而语言的选择上则近乎口语,颇值得玩味
6. 一剪梅 背景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7. 一剪梅的意境
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花:《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
花向来喻女子,此处菊花愁损容颜,也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8. 一剪梅简朴
《万爱千恩》
作词:王琪
作曲:王琪
演唱:王琪
歌词:
你说最近常想起,我的小手和小脚
小手长大后,再没有跟你要过拥抱
年幼的我,在你背上留下多少欢笑
可现在回家才发现,你们悄悄累弯的腰
多少次把我扶起,转身又摔了一跤
抬头的一瞬间总看到,你疼爱的微笑
如今不在你身边,你千万可别摔倒
叫一声爸妈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
都说养儿养女为了防老,可你总说自己过的挺好
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没在你身边尽孝
你们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等我成为你们的骄傲
看着你们黑发变白发,我怕你们再等不了
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
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
是不是这辈子不放手,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
下辈子我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你们操劳
多少次把我扶起,转身又摔了一跤
抬头的一瞬间总看到,你疼爱的微笑
如今不在你身边,你千万可别摔倒
叫一声爸妈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
都说养儿养女为了防老,可你总说自己过的挺好
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没在你身边尽孝
你们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等我成为你们的骄傲
看着你们黑发变白发,我怕你们再等不了
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
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
是不是这辈子不放手,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
下辈子我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你们操劳
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
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
是不是这辈子不放手,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
下辈子我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你们操劳
一剪梅
歌曲原唱 费玉清
填词 娃娃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梅简谱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9. 一剪梅自创
词牌名
A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B 八声甘州 词牌名。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C 采莲令 词牌名。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苍梧谣 词牌名。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D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F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风流子 词牌名。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G 隔浦莲 词牌名。
关河令 词牌名。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H 汉宫春 词牌名。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贺新郎 词牌名。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J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L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浪淘沙令 词牌名。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留春令 词牌名。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绿头鸭 词牌名。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M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满江红 词牌名。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梅花引 词牌名。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木兰花令 词牌名。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N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南柯子 词牌名。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P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菩萨蛮令 词牌名。
菩萨满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Q 戚氏 词牌名。柳永自创的新调。
绮罗香 词牌名。始见于史达祖。
千秋岁 又名《千秋节》,出自秦观的《淮海词》。
千秋岁引 词牌名。
青门引 词牌名。
青门饮 词牌名,又名《青门引》。
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清平月 词牌名。
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R 人月圆 词牌名。
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瑞鹤仙 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瑞龙吟 词牌名。
S 三姝媚 词牌名。
山亭柳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生查子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曲。又名《陌上郎》、《愁风雨》、《梅溪渡》等。
声声慢 又名《胜胜慢》、《神光灿》、《人在楼上》、《寒松叹》等。
双双燕 词牌名。
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思远人 词牌名。
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苏武令 词牌名。又名《过秦楼》、《苏武慢》。
诉衷情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琐寒窗 词牌名。又名《锁窗寒》。
T 踏莎行 词牌名。
唐多令 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空篌曲》。
W 望海潮 词牌名。柳永所创。柳永与孙何人布衣之交,后孙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见不得,创作了新调《望海潮》一词,请歌女楚楚在孙何面前唱,才得以进见。
望江南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X 西河 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
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谢池春 词牌名。
行路难 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行香子 词牌名。又名《燕香子》。
Y 燕山亭 词牌名。
夜行船 词牌名。
谒金门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出塞》等。
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忆秦娥 词牌名。
忆少年 词牌名。
忆仙姿 词牌名。原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原词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后取名《如梦令》。
永遇乐 词牌名,亦名《消息》。
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玉楼春 又名《木兰花》、《西湖曲》。
怨三三 词牌名。
越江吟 原为琴曲名。
Z 澡兰香 词牌名。
昭君怨 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鹧鸪天 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祝英台近 词牌名,又名《宝钗分》等。
子夜歌 词牌名。又名《忆秦娥》。
醉垂鞭 词牌名。
醉花阴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醉落魄 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醉桃源 词牌名。又名《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