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病学信息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的基石。
它被视为公共卫生研究的基础方法论,同时在循证医学中做为辨别疾病因素和最佳临床治疗途径的科学理论。
2. 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表
流行病学调查表格
流调表是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用来收集相关人员的行径和资料。流调收集的信息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获取真实的流调信息相当重要。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流调信息,准确排查病患、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并科学管理各类人群。
3. 流行病学信息偏倚
选择性偏倚选择偏倚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入院率偏倚
入院率偏倚亦称伯克森偏倚),是指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因此,若在医院内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应注意到可能会出现这种偏倚。
2.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也称奈曼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是研究时的现患病人,而不包括死亡病例和那些病程短、轻型、不典型的病例。此外某些病人在患病后,有可能会改变其原来的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这样用于研究的病例类型(现患病例)显然会与队列研究或实验研究不同,它们多用新病例,由此而产生的偏倚即为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3.检出偏倚
检出偏倚或称检出症候偏倚),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疾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
4.易感性偏倚
有些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观察人群或对照人群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易感性偏倚。易感性偏倚的典型例子是在对职业性疾病研究中的健康工人效应。当在对某一有毒物质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进行研究时,可能会发现暴露于该有毒物质者的死亡率或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反而比一般人群低。原因是接触此类有毒物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其健康水平就比一般人群高,或者对毒物的耐受性比一般人群要强,因而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低所致。不认识这一点就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5.排除偏倚
在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中,没有按照对等的原则或标准,而自观察组或对照组中排除某些研究对象,这样导致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的错误估计,称为排除偏倚。
6.无应答偏倚
无应答者是指研究对象中那些没有按照研究设计对被调查的内容予以应答者。某个特定样本中的无应答者的患病状况,以及对某一或某些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与应答者可能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无应答偏倚在观察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中均可发生。
4. 流行病学信息登记表
霞山区新东街道辖区,为您实验学校接种疫苗排查登记表登记报告信息内容(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登记表),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两部分。
(1)基本信息:儿童编码、身份证号、出生证号、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医院、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户籍地址、儿童传染病患病情况、儿童过敏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接种禁忌证、迁入日期、迁出日期、迁出原因、建卡日期、建卡单位和建卡人。
(2)疫苗接种信息:疫苗名称、剂次、免疫类型、接种日期、疫苗批号、疫苗规格、接种剂量、疫苗效期、疫苗厂家、接种单位和接种者。预防接种信息包括儿童所有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信息。
5. 流行病学信息统计分析
就业不难的,前景不错,分析如下:
因为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的数据分析需要更多统计学知识,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越来越重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统计专业诞生于2006年,所以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
6. 流行病学信息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实际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卫生预防保健知识,能适应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7. 流行病学信息绿码
健康码变黄要做哪些事:
1.没事的,冷静;
2.单线向居委会或街道报备、向公司报备;
3.带上身份证去最近的医院;
4.到医院出示黄码可直接检测;
5.在医院等结果(一般6个小时出结果,在当天内可以查看到检测结果)。
其他注意点:
1.健康码变成黄色不代表你是密切接触者或者已经感染,只能表示你曾经去过了风险区,所以不用担心;
2.联系不到街道或居委,可以找物业、房东咨询,或者拨打市民热线查找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
3.如果有群也不要在群里面说,以免引起民众不必要的恐慌;
4.如果在第二天上班之前不能出结果的话,记得跟疫情区域发生以来你接触过的人报备一下(因为他们有可能需要向公司报备),出结果后也及时通知对方,自己公司的领导或者是管这一块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知会他们;
5.有的医院只做本区的黄码核酸检测,所以建议您去最近的医院或者是问居委会、街道办去哪里检测比较迅速有效;
6.有的核酸检测是安排在医院,所以有排队的可能性。但是直接向医院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的保安、志愿者等)出示黄码,就可以直接检测,无需排队;
7.因为要等结果出来才能离开,所以在广州检测的小伙伴们记得带上电动小风扇以防中暑,如果下雨天冷记得带上雨伞和外套,多补充水分,其他物品根据您的具体需要携带。
解除规则:
在重点场所活动日期之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系统解除黄码,转为绿码。如无核酸检测结果,赋黄码满14天且无特殊情况的,系统自动解除黄码,转为绿码。
8. 流行病学信息调查表
流调表的意思是指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用来收集相关人员的行径和资料。流调收集的信息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获取真实的流调信息相当重要。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流调信息,准确排查病患、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并科学管理各类人群。
9. 流行病学信息采集
调查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查阅文献资料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借鉴别人的经验,使调查工作有的放矢,效率更高。有条件者可考虑应用现代文献检索手段,如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国际互联网等技术。
2、课题设计 在掌握当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课题设计。
3、课题评议 将完整的课题设计计划提交有关专家组进行评议,对选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加以分析。专家评议的组织和实施一般由所申请资助课题研究的机构负责,也可自行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议。
4、联系现场 流行病学调查对象为人群,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必须有一个可以提供研究所需的全部信息的现场。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所要选取的现场,如某一个或几个社区或医院等。在此基础上,对现场作考察,并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获得其同意和配合。
5、预调查 根据研究方案和已拟订的调查表,选择研究样本一定比例(10%~20%)的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以检查研究设计是否有缺陷,调查计划是否可行,以便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6、培训调查员 在正式调查之前,必须严格培训调查员,以保证获得准确的资料。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统一凋查方法、调查标准、变量的执行定义、疾病或其他结局的判断标准、采集标本的方法及其保存条件等,使每一个调查员都充分了解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系统,并熟练掌握调查的有关手段和技巧。
10. 流行病学信息登记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联系电话:
筛查内容
有/是
无/否
1.大会报到前14天内,有境内中高风险区或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区)旅居史、病例轨 迹关联地旅居史、港台地区和境外旅居史人员;
2.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尚在隔离 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
3.居住社区21天内发生疫情的;
4.报到前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肌肉酸痛等症状尚未痊愈,未排除传 染病风险者。
注:1.请在表格空白处打J,如有相关情况请注明详细情况,有上述情况者不得安排参加会议。
2.本表请于报到时交住地综合组核查备案。
填报日期:填表人:
附件2健康监测记录表(个人填写)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居住地:
体温(℃)及其他症状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