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为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2.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一、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
就是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等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
二、需要对哪些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
(2)什么是聚集性疫情:
14 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 2 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三、为什么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专家解读
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并通过对病例的定点治疗和对密切接触者的有效管理,防范疾病的蔓延和传播给别人。
四、流行病学调查是怎样实施的?
(1)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于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2)调查对象包括患者本人、诊治医生、家属和知情者等;
(3)调查方式包括询问、查阅资料等;
(4)调查内容涵盖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等;聚集性疫情还须调查病例间的联系。
3.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测部分必须要写
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怎样采集动物病料、采集时机、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运送是否合适等,都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动物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免疫监测等影响极大。 『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用的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30分钟,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火焰消毒。装载的器皿经103kPa高压30分钟或160℃干烤2小时;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做好采样计划,如要采集足够的数量及采集的部位、种类等;还要准备采集后的用具等消毒、清洗用的消毒液及容器等用品。 『常见的不同动物样品采集方法』 1血液 ①部位:牛、羊常用颈静脉采血,猪用耳静脉(较大的猪)或前腔静脉采血,(较小的猪)采血,禽用翅静脉采血,兔从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 ②操作:动物采血时,采血部位先将毛清洗干净,用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牛、羊、猪、兔采血一般用一次性采血器或注射器,吸出后放试管内或直接用针头(一般用三棱针)穿刺静脉后,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4mm(可用人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塑料管内(长度一般为5cm),将口封好,竖立存放。 ③保存:如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在采血前直接加入),并充分摇匀;如用血清样品,则血液不加抗凝剂,在室温下(不能曝晒)静置,待血清析出,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血清(与血凝块分开放置),若要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冰箱冷冻层保存(保存时间视冰箱的温度),但不可反复冻融。 2组织 ①内脏:采集动物的内脏组织,如已死亡的动物应尽快采集,夏天应不超过2小时,冬天不超过6小时(还要视具体温度)。采集的动物病料必须新鲜,尽可能减少污染。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内脏组织块不必太大,有1~2cm见方即可(如有少量污染或不能保证无污染,组织块取大些,切割后用),存放在消毒过的容器内;若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则要采集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并存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并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②尿液:在动物排尿时,用一次性塑料杯接取。 ③呼吸道: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内的分泌物,蘸后立即放入特定的保存液中(如灭菌肉汤、磷酸相加缓冲液、Hanks液等)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④皮肤:直接采集病变部位,如病变部位的水泡液、水泡皮等。 ⑤肠内容物:选病变明显肠道的内容物,用吸管扎穿从中吸取内容物,放入30%甘油盐水缓冲液保存送检,或将一段有内容物的肠管两端扎紧,剪下送检。 『送检样品应做的记录』 送检样品记录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包括: ①动物饲养场的场名、地址、场主姓名、联络方式,送检人的姓名及联络方式; ②送检样品的名称及数量; ③要求做何种试验; ④送检日期; ⑤免疫情况; ⑥目前饲养的数量情况及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病数、死亡数、治疗史等(如有病时)。 『送样』 采集的样品最好能在24小时内专人送达实验室(夏天需4℃左右冷藏),如在不影响检测的情况下,又不能在24小时内送检,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送检。送检过程中要防止倾倒、破碎,避免样品泄露,要注意有的样品不能剧烈震荡,要注意缓冲放置,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能标示采样动物的详细标签。 『采样中常见的问题』 1、采血后血清不见析出。我们曾经将采下的血液马上离心,未有血清析出。操作中应将采下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视当时的气温,一般2个小时),再进行离心就可以分离出血清。此外,气温太低(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未等血清析出,血液已整体凝成块状,也可能不能分离出血清,这时需要适当加温(但不能太高)或保温。 2、送检的血清有溶血现象。消毒采血部位时,酒精未干,即行采血,有可能混进酒精引起溶血;血清未离前,携带血液经坐摩托车、拖拉机等剧烈震荡,使血细胞破裂引起溶血;血液存放的容器(如试管)不洁。 3、禽类采血中血液难以流以流入塑料管。采血中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将塑料管的一头先封死后再进行接血,由于塑料管内的空气压力,血液不能进入。操作中应将塑料管两端敞开,待血液进入后再进行封口。 4、送检的血清变质。有的离化验室较远,不能及时送检,将分离出的血清长时间存放冰箱的冷藏层,造成变质。分离出的血清,若不能马上送检,应将血清保存在冰箱的冷冻层,放置时间较长,不易变质。
4.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
一、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二、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为辖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提供常规的血压和血糖监测、指导用药以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
三、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5.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定义
截至5月19日24时,全市共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228人,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181人,其中舒兰市468人、丰满区286人;累计追踪到次密切接触者3438人,其中舒兰市1175人、丰满区595人。
6.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诊断 并报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完成.因此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人畜共患病的处置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依法处置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人畜共患病疫情处置。(2)做到“早、快、严、小”
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3)兽医和卫生同步到位当发生重大人畜共患病疫情时,兽医和卫生部门要密切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疫情通报,共同在现场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和人间疫情的处置、疫情预测预警等工作。
7.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不包括
密切接触者
密接者就是密切接触者,指与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猪流感……)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直接居住生活在一起的成员。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学生及班主任老师,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直接接触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情况由卫生防疫人员综合评定确定的接触者史,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就是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的人。2021年6月2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发布,“密接者”入选2020年高频词语范围。
8.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疑似、临床诊断病例
管理规范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 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报告病种包括法定传染病、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9. 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被调查的病例以及疫情的复杂程度,简单的基础性流调加上报告撰写,时间大约是3到12个小时,而复杂的流调可能要涉及到多个区域的联合调查,以及大量人员的参与和大量标本的采集,共同完成流调。按照国家规定,流调工作应在24小时内进行,以适应防控需要,跑在病毒前面,这就需要流调人员经常加班加点,需要各单位有效配合,各类信息能够迅速整合。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获得病例基本情况、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等,以及可能的感染来源信息、接触史、接触方式、时间频次、程度等,被隔离之前,确定所有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对聚集性病例来说,还要调查疫情涉及的人数、波及范围、发生原因、传播路径、传播速度等,这些信息的获取可及时对接触人群进行隔离检疫,对污染环境和物品进行卫生学处理,对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防止蔓延。流调需要大家配合,需要不厌其烦的反复沟通核对,需要配合相关标本,共同采取预防措施等。
10.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测部分
1四早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措施,早发现和早报告是“四早”的基础。
3在总结前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经验基础上,组织专家制定了“四早”技术方案,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网络,通过病例监测报告、聚集性疫情监测报告、社区疫情的监测以及单位和个人的监测,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监测。
4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5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
6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