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曲钢琴简谱易上手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流行曲钢琴曲简谱
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
3. 简单的流行钢琴曲谱 初学
海之恋,孤独,这两首挺适合初学者的也很类似但同样好听。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我就重复的听这三首。
4. 流行曲钢琴简谱易上手教学
1、现在的钢琴简谱一般都是双排的,也就是双手钢琴简谱。上边一排为右手弹奏,下边一排为左手弹奏。每一行的左右手弹奏都有最前面的大括号括起来,在弹奏的时候看起来更方便。
2、中间的竖线是小节线,每两个小节线之间为一个小节,前面会有小节标号,只标出最前面小节的标号,后面的就省略了。如图:第一小节后面的第二、三、四小节没有标号。
3、音高基本分为倍倍低音(数字下三个点)、倍低音(数字下两个点)、低音(数字下一个点)、中音(数字上下都没点)、高音(数字上一个点)、倍高音(数字上两个点)、倍倍高音(数字上三个点)。
4、音后面的线是延音线,按照普通音符为四分音符,后面加一条线就延长一倍为二分音符,后面加三条线为全音符。而音下面的线则是缩短原来的一半,下面加一条线为八分音符,两条线为十六分音符,三条线为三十二分音符 。
5、在音的后面有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附点,意思是延长这个音的一半。如图:高音四分音符2的后面有一个附点,就延长四分音符的一半也就是八分之一加原来的四分之一为八分之三。
6、曲谱的左上角有节拍标志,一般有二分之二,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八分之三,八分之六,八分之九,八分之十二,这些数不能根据数学里一样简化。上面的数为每小节的拍数,下面的数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7、在音的上面有时会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连音线也叫圆滑线,如果连音线连接的是同一个音,那么这个音只弹一次就够了。有些曲目中会出现圆滑线,圆滑线与连音线不同,圆滑线覆盖的所有音符都要弹的圆滑。
8、休止符在简谱中用0来表示,不发音。虽然它不发音但是有长短,与普通音长类似,不过全休止符用四个0来表示,拍数为四拍。二分休止符用两个0来表示,拍数为二拍。
5. 流行歌曲钢琴谱简谱
~童话简谱~
忘了有多久 在没听到你
51715 51715
对我说你最爱的故事
517111665
我想了很久 我开始慌了
51715 53221
是不是我 又做错了什麼
5176 661165
你哭著对我说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224433 33721171
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
171455432
也许你不会懂
224433
从你说爱我以后 我的 天空 星星都亮了
3377671 13216 66555
我愿变成童话里 你爱的那个天使
5543343 3434321
张开双手 变成翅膀守护你
1356 6652243
你要相信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 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135666522434321 23661171
一起写我们的结局.....
23661171.....
258 27
6. 简易流行钢琴曲钢琴谱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
17世纪时瑞士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
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
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
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
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
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
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读作ti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
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e,降低时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标1,低八度在右下角标1。
其时值及节拍则以纵线表示强拍,双点表示弱拍;横线表示延长,单点表示数音连结成一拍。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
而五线谱,通过教育体制,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个国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
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
钢琴谱即五线谱: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
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
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
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4根线。
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
13世纪有人使用第5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
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
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
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
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
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7. 流行钢琴曲简谱大全100首
“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8. 流行钢琴谱简谱入门曲
简谱,比较简单的,比如生日快乐的普
9. 流行曲钢琴简谱简单
1.kiss the rain:这首歌很安静,适合女生弹,难度也不大。
2.李家祥版的天空之城:钢琴版中最好的一个版本,男女都可以,谱短难度也低。3.温斯顿的《卡农》:难度稍高,但非常好听。琴谱你可以到虫虫钢琴网或流行钢琴网上找,我是手机用户,抱歉。10. 钢琴入门流行曲简谱
钢琴谱入门教程:
1.首先我们得会看单手简谱。
2.单手简谱上1是do 2re 3是mi 4是fa 5是so 6是la 7是xi 8是do以此类推。
3.数字上有点的话,就是升高8度下有点就是降8度。
4.上面有两个点,就是升高两个8度,下面有点就是降低两个8度,以次类推。
5.学会了并掌握了就来看双手简谱,双手简谱的规则和单手简谱是一样的。
6.左手和右手的规则也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以中央do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