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发热的症状
一、测温前先把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涂上润滑剂或水。
二、测温人站在牛正后方,左手提牛尾,右手将体温计斜向前上方徐徐捻转插入牛肛门,用体温计夹子夹在尾根部尾毛上,隔3~5分钟取出查看。
三、牛经过使役、剧烈活动、日晒、大量饮水后,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体温。
四、健康牛的体温一般上午高、下午低,温差在1℃以内。因此,我们应该每天在早上8-9点和下午4-5点测量体温差。正常小牛体温38.5c39.5c,幼牛体温38c39.5c,成年小牛体温38c39.5c。
五、如果养牛场(户)测量后,发现牛的体温低于正常值,则该牛通常是患了大失血、内脏破裂、中毒性疾病,或者将要死亡;如果牛的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并伴有发热症状的,则可判断该牛已发热。病牛体温在微热1摄氏度上升,中热2摄氏度上升,高热2摄氏度上升。
2. 牛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感觉牛的眼睛失明了,并且有些高烧。应该就是眼部有炎症导致的高烧。牛的价值比较高,所以还是请兽医来看一下比较好。需要尽早,不得拖延,否则眼睛可能会真的失明。
3. 牛发热的症状表现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热、流泪、呼吸促迫、鼻漏、带泡沫样流涎以及由四肢关节疼痛引起的跛行。本病常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病牛经2~3天即恢复正常,故俗称“三日热”或“暂时热”。
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本病毒主要侵害牛,各种牛均可感染发病。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高热期血液中,也可随鼻汁、粪便及其他排泄物排毒,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进行传播,所以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于7月份开始流行,9~10月为高发期,约于12月停息。本病毒耐寒不耐热,能抵抗反复冻融。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以3~5岁的黄牛、高产奶牛、重胎牛和进口牛种易感性最大,发病最重。发病前可见恶寒战栗,但不易被发现。发病后病牛首先表现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精神沉郁,对周围反应迟钝,弓背低头,不愿行走,此时体温升高。有的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以上,持续2~3天,5%病牛持续1~2天,以后体温下降,恢复正常。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反刍停止,鼻镜干热,瘤胃蠕动停止,肚胀,便秘或腹泻。呼吸紧迫,心跳加快。严重者呼吸困难,也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大多数病牛于高热期鼻腔流出透明黏稠分泌物。病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水肿,口边沾有泡沫。病牛高热期的血液、肺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存有大量病毒。自然条件下,多因吸血昆虫叮咬传播本病。还可能有其他传播途径。
病牛不爱活动,步态不稳,喜卧,四肢关节有轻度肿胀,跛行。产乳量减少,有些停止泌乳。妊娠牛发生流产、死胎,不流产的牛阴道流出液体。发热期尿少,暗褐混浊,少数病牛无尿。大多数牛能耐过,少数病牛可因瘫痪而被淘汰,个别病牛因窒息或继发肺炎而死亡。剖检可见间质性肺气肿以及肺充血和肺水肿等病变。
诊断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大群发生,传播快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高,致死率低,故结合临床症状:如一过性高热、呼吸促迫、跛行等,可初步诊断为本病。但确诊还需依靠实验室诊断。还可通过分离病毒、动物接种试验及血清学诊断技术来确诊本病。
防治措施
(1)治疗
①对本病尚无特效药,只能使用对症治疗法。
②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如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0~40毫升,或30%安乃近20~30毫升。
③也可强心、利尿、解毒,常用青霉素(800万国际单位/次)或链霉素(400万国际单位/次)、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林格氏液(1000~3000毫升)、安钠咖(2~5克/次)、维生素B(100~500毫克/次)、维生素C(2~4克/次)等药物,每天2次。
④还可针对肺水肿进行治疗,尽量减少灌药,以免引起异物性肺炎。
⑤注意调整胃肠功能,防止并发感染,对四肢关节疼痛的,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实践证明,加强护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2)预防
①加强饲养管理,注射牛流行热疫苗。
②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是及时控制疫情发展的有效措施。
③注意做好防蝇(蚊)工作,对病牛场及时封锁和消毒,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能有效控制疫情。
4. 牛发热有什么症状
那么大牛体温38℃~39℃是正常的。
健康牛的体温一昼夜内略有变化,一般上午高,下午低,上下相差1℃以内。一般应在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分2次测量,观察体温日差变化。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5℃,青年牛为38℃~39.5℃,成年牛为38℃~39℃。
5. 牛高烧是什么症状
牛高烧不退,症状:喘,呼吸困难,呼吸数增加,急促,张口伸舌喘,流涎,高烧不退.食欲基本正常,体温在39.8—42度之间听诊;肺音加粗,无其他症状,验血无血虫,很多牛出现这种症状 牛高烧不退怎么办?牛蹄清(北京国浩高科)肌肉注射,对于犊牛和怀孕牛,每瓶本品用于400kg体重治疗,对于奶牛、育肥牛、种公牛和后备母牛每套本品用于300kg体重,根据病情可连续使用1-2次。预防量减倍。 牛蹄清是用引起牛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奶牛乳房炎、牛流行热病毒等病毒病原浓缩精制疫苗免疫健康牛群,产生高效价抗体后,收集血清,采用酶切技术提取IgG、IgM、IgA Fab片段加保护剂制备而成。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量的75%,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以及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IgM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6. 牛发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是因为犊牛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所以随环境温度的升高体温也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只要精神食欲正常就没什么问题。
健康牛的体温一昼夜内略有变化,一般上午高,下午低,上下相差1℃以内。一般应在每天上午8时-9时和下午4时-5时2次测量,观察体温日差变化。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5℃,青年牛为38.0℃-39.5℃,成年牛为38.0℃-39.0℃。
体温低于正常的病牛,通常是患了大失血、内脏破裂、中毒性疾病,或者将要死亡。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并伴有其他发热症状的,则可判断牛已发热。病牛体温升高1℃内的为微热,升高2℃以内的为中热,升高2℃以上的为高热。发热的病牛每天上、下午测定的体温有差别
7. 牛发烧怎么回事
退热药,感冒药一起喂!因发烧感冒才不吃草的,不用管牛胃,也可以选择吊瓶!
8. 牛流行热的症状
判断奶牛的发情,主要有外部观察、直肠检查及阴道检查等方法。外部观察法简单易行,应用最广,其要点是“四看 ”。
(1)看神色 发情母牛敏感、躁动不安、不喜躺卧。神色异常,有人靠近时,回头看望。寻找其他发情母牛,活动量、步行数比平常多几倍。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下巴依托其他牛的臀部并进行摩擦。
(2)看爬跨 在散放的牛群中,发情牛常追爬其他母牛或接受其他牛爬跨。开始发情时,对其他牛的爬跨往往半推半就,不太接受。以后随着发情的进展,有较多的母牛跟随、嗅闻其外阴部(但发情牛却不嗅闻其他牛的外阴),由不接受其他牛爬跨,转为开始接受爬跨,或强烈追爬,或强烈追爬其他牛。“静立”是重要的发情标志。牛的爬跨姿势多种多样,有时出现两个发情牛互相爬跨(见下图)。母牛发情有时在夜间出现,白天不易被发觉(漏情),等到次日早晨发现,该牛已处于安静状态(发情后期),但从牛体表上可发现其臀部、尾根有接受爬跨造成的痕迹,有时有蒸腾状,体表潮湿。
(3)看外阴 牛发情开始时,阴门稍显肿胀,表皮的细小皱纹消失展平;随着发情的进展,进一步表现肿胀潮红,原有的大皱纹也消失展平;发情高潮过后,阴门肿胀及潮红现象出现退行性变化,发情的精神表现结束后,外阴部的红肿现象仍未消失,直至排卵后才恢复正常。
(4)看黏液 在发情过程中黏液的变化特点是:发情开始时最少、稀薄、透明,此后发情牛分泌黏液量增多,黏性增强,储留在阴道和子宫颈口周围;发情中期即发情旺盛期,由子宫排出的黏液牵缕性强,粗如拇指;发情后期,流出的透明黏液中混有乳白丝状物,黏性减退牵之可以成丝,牛躺卧时,易观察到黏液“吊线”;发情末期,黏液变为半透明,其中夹有不均匀的乳白色黏液,最后黏液变为乳白色,状似炼乳,量少。
阴道检查方法现在较少应用,这里不作介绍。直肠检查法因为操作麻烦,技术要求高,一般情况下也不使用,只有当母牛发情征候不明显时或长时间发情(3~5天)时才使用直肠检查手段。直肠检查主要通过触摸卵巢上的卵泡发育状况判断牛的发情状况。
9. 牛受热是什么症状
热加工处理后的切片牛肉(sliced beef),时常在切片侧面看到彩色切面,这种现象被称为牛肉彩虹反光现象(iridescent color of roasted beef)。
从物理光学方面理解,是光在牛肉表面发生反射折射导致光被分成了不同的颜色,就像彩虹一样。但这不是牛肉微观结构的问题,也不是肌原纤维之间规整的排列结构的问题。
导致彩虹色在牛肉切面上发生的原因是牛肉里含有铁、脂肪以及一些化合物(compounds),是这些物质导致了牛肉切面的彩虹效应。
牛猪羊的肉我们称为红肉,因为肉里含有大量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本来的颜色是紫色,当遇到氧气结合后变为红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生牛肉是红色的原因。
当牛肉被加热后,肌红蛋白失去原有的红色而是转变为褐色,同时细胞组织中的铁和其它一些化合物被释放出来,对加热后的牛肉进行切片,切面上的铁、脂肪以及其它一些化合物就是对光产生折射的彩虹效应。
10. 牛流行热症状及治疗方法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其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外界自然环境、从靠乳汁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饲料生存、由不反刍到反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自身免疫机制还不健全,对外界不良环境适应能力低,抵抗力相对薄弱,极易患病。因此,必须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才能降低犊牛发病率及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牛群数量,提高牛群质量。
(1)假死
假死,即动物的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在极其微弱情况下的一种状态,从外表来看似乎已经死亡,但如能及时抢救仍有生还的希望。如不及时抢救,往往死亡。
①发病原因
引起新生仔畜窒息的主要原因有:
A.难产时间长 分娩时产出期延长或胎儿排出受阻,胎盘血液循环减弱或停止,引起胎儿过早地呼吸,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
B.分娩前母畜有病或过度疲劳,如发生贫血或大出血,患有某种严重的热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使胎儿缺氧和二氧化碳量增高导致过早呼吸而发生窒息。
②预防措施
建立产房值班制度,保证母畜分娩时能或时正确地接产和护理仔畜。接产时应特别注意对分娩过程延滞、胎儿倒生及胎囊破裂过晚者及时进行助产。
③治疗方法
立即用药棉擦净牛犊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先将其倒提起来用手轻拍腰胸部数次,然后有节奏地按压胸腹部施行人工呼吸(也可用嘴吹单个鼻孔进行人工换气);同时可将酒精涂抹在牛犊的鼻内刺激其恢复呼吸,亦可用缝衣针在牛犊尾部背侧正中线上,从尾尖穴向上每隔2厘米刺1针,连刺10针左右,促其苏醒。假死程度严重的,还应配合进行肌内注射安钠咖、樟脑磺酸钠、尼可刹米等强心剂和其他兴奋呼吸中枢的药品。
A.立即抢救 首先用布擦净鼻孔及口腔内的羊水。如怀疑呛入羊水,可倒提排水。为了诱发呼吸反射,可用草秆刺激鼻腔黏膜,或用浸有氨水的棉花放在鼻孔上,或在仔畜身上泼冷水等。如仍无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可将仔畜后肢提起来抖动,并有节律地轻压胸腹部,以诱发呼吸,同时促使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
B.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尼可刹米或安钠咖1~2毫升肌内注射。
C.为了提高抵抗力,纠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300~500毫升及5%碳酸氢钠50~100毫升。为了预防继发肺炎,可肌内注射抗生素。
(2)肺炎
①发病原因
出生过程中羊水吸入支气管或肺泡内;环境卫生条件差,犊牛受寒受风;初乳吃得迟或量不足,得不到抗体。
②防治措施
A.最重要的是在没达到肺炎程度以前,进行适当治疗,但必须达到完全治愈才能终止;对因病而衰弱的牛灌服药物时,不要强行灌服,最好要经鼻或口,用胃导管准确地投药。
B.用全身给药法,临床实践证明,以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效果较好。还可用头孢类药,并配合应用磺胺药物,同时还可用抗组胺剂和祛痰剂作为补充治疗,配合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对重症病例可直接向气管内注入抗生素或消炎剂,或者用喷雾器将抗生素或消炎剂以超微粒子状态与氧气一同让牛吸入,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C.对于真菌性肺炎要给予抗真菌性抗生素,用喷雾器吸入法可收到显著效果。
D.轻度异物性肺炎,可用大量抗生素,配合使用毛果芸香碱,疗效更好。
(3)下痢
犊牛下痢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①发病原因
犊牛下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根据其病因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近几年也有由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而群发的报告。单纯性下痢大部分是由于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或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发病以1月龄以内的为最多。初乳喂量不足、饥饱不均,吃凉奶、变质奶,饲养员不固定,外界环境突变都可使犊牛抵抗力降低,成为发病诱因。另外,母乳过浓、气温突变、卫生条件差等都易引发本病的发生。犊牛下痢多发于集约化饲养的犊牛群中。
②预防措施
A.犊牛出生1小时内必须喂初乳,初乳量可稍大,连喂3~5天以便获得免疫抗体。
B.坚持“四定”“四看”“二严”。四定:喂奶时定温、定时、定量、定饲养员;四看:看食欲、精神、粪便、天气变化;二严:严格消毒、严禁饲喂变质牛奶。
C.要保持犊牛舍清洁、通风、干燥,牛床、牛栏、运动场应定期用2%火碱水冲刷,褥草应勤换,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D.对妊娠期母牛注射用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株制成的菌苗。发病严重的地区,应考虑给妊娠母牛注射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疫苗。
③治疗方法
A.对发病的犊牛要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加强护理。
B.治疗原则:治胃整肠、消炎解毒,止泻、防止脱水、强心止痛等。如病因明确时,首先应排除病因。
C.对单纯性下痢,先按消化不良治疗,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内服,2次/天,用1~2天。中药口服:如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片),规格:0.1克/片,5~10片/次,2次/天,用1~2天。
D.对中毒性下痢,杀菌消炎应贯彻于全过程,也适于各种胃肠炎。抗生素类内服:磺胺脒1克、碳酸氢钠0.5克/次,灌服。2次/天,其他可选药物: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注射药: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用药3~6天。
E.对下痢脱水严重牛犊,脱水和自体中毒常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因素,故及时合理地补液和解毒纠正酸中毒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补液用药应根据脱水的性质选用: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盐水等;用量应根据脱水程度确定,500~1000毫升/次,1~2次/天。
(4)支气管炎
①发病原因
多发生于春产犊牛,初生犊为急性型,1~3月龄为亚急性型,多因牛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等发病。
②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用青霉素、链霉素效果较好,也可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5)口炎
①发病原因
单纯性和卡他性口炎,是由粗糙饲料、异物、化学物质等损伤,或人为器械损伤造成的。其他类型口炎,主要指传染病引起的并发性口炎。
②预防措施
先除去病因,注意饲料加工调制,清净饲料、饲草内异物,不喂发霉腐败饲料。
③治疗方法
可用2%硼酸、0.3%高锰酸钾、1%~3%明矾液等冲洗口腔,然后涂以碘甘油。全身体温升高则注射抗生素药物。
(6)副伤寒
①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长期存有病原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季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10~40日龄的犊牛最易感。此外,带菌牛在不良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罹患其他疾病时,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②预防措施
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防止犊牛吃污染的垫草或饮污水,牛舍、用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有条件时犊牛可用活菌苗预防。
③治疗方法
对本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比较常用的是新霉素。每次治疗不应超过5天,用药最好先选用1种抗生素。当使用一种药无效时,应立即改用其他药物。此外,应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7)心肌炎
硒缺乏症是以心肌、骨骼肌变性、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新陈代谢病,因以心肌炎为明显特征而得名。因其病变肌肉退色,呈煮肉样或鱼肉样外观,故又称为白肌病。
①发病原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由于土壤、饲草中硒含量过少而引起。继发性是当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过多(多因施用硫肥所致)或摄取饲草含硫酸盐量过大时,由于硒与硫反应,降低牛对饲料中硒的吸收、利用,从而导致硒缺乏。另外,天气骤变等应激因素作用,也可诱发该病。
②防治措施
对硒缺乏症病牛在改善饲养管理(如限制活动、牛舍保温、避免应激因素等)的前提下,施行对因疗法和对症疗法,如肌内注射亚硒酸钠溶液0.1毫克/千克或口服亚硒酸钠溶液0.2毫克/千克,间隔2~3天再次投服,也可配合维生素E制剂。
慢性病例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素疗法和营养心肌的药物,尤其是浓糖、维生素C、丹参液以缓冲心肌炎症。预防该病通常采取补硒措施,经常口服硒盐,刚出生的犊牛,应用亚硒酸钠溶液(3~5毫克)和维生素E(50~150毫克)皮下注射,间隔14天后再注射1次。
③注意事项
A.该病初期不宜使用强心剂,以防心脏神经兴奋,加速心衰造成死亡,只有出现慢性心衰时,方可适当选用樟脑磺酸钠或安钠钾,但忌用洋地黄制剂。
B.对病犊牛加强护理,切忌运动和刺激。
(8)脐带炎
①发病原因
脐带炎为犊牛常见多发疾病,一般由于出生时脐带未消毒或消毒不严,致使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饲养管理不当,外界环境不良,如运动场潮湿、泥泞,褥草更换不及时,卫生条件较差,也会导致脐带感染发炎。
②预防措施
做好脐带的处理并严格消毒,犊牛正常呼吸后,距腹部8~10厘米处剪断脐带(最好用手按位置撕断),消毒(用7%的碘酊浸泡断端脐带15秒)、结扎。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运动场应经常消毒,褥草每天更换。新生犊牛应单栏饲养,避免犊牛相互吮吸。
③治疗方法
如及时治疗,一般愈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犊牛脐带炎与脐疝症状较相似,要注意区别,严防误诊。
A.局部治疗
病初期可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局部清洗,并用7%碘酊涂擦。患部周围肿胀,可用青霉素60万~80万单位分点注射;已形成脓肿时,切开排脓,再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内撒布碘胺粉。严重时可用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涂以碘仿乙醚(碘仿1份,乙醚10份)。
B.全身治疗
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60万~80万单位一次肌内注射,每天注射2次,连注3~5天。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可给病牛内服磺胺脒、苏打粉各6克,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天服2次,连服3天。
(9)犊牛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炎症及病变的一种普遍症状,常出现于感冒、咽喉炎、气管炎、各种肺炎及一些传染病过程,严重的会导致犊牛死亡。
①发病原因
A.冬季受寒感冒,夏季太热、上火。
B.犊牛舍通风不良,卫生太差;空气污浊,吸入大量氨气及灰尘等刺激性物质等。
C.其他疾病继发。
②治疗方法
A.早期可口服氯化铵、甘草片等。
B.中药治疗
A.冬季感冒 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6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蓝根10克、大青叶10克、青皮6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约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剂,早晚2次/天内服。1剂/天,连用3天为一疗程。
B.夏季干咳 双花10克、连翘10克、麦冬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蓝根10克、浙贝10克、青皮6克、栝楼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约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剂,早晚2次/天内服。1剂/天,连用3天一疗程。
C.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肌内注射。严重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00~600毫升,维生素C3毫升,0.5克氨苄青霉素5~10支,氨茶碱注射液1~2毫升。1~2次/天,连用3~5天。
(10)脐疝
脐疝是由于脐孔发育不全,未能正常闭锁或脐带残余化脓感染所导致的。犊牛脐疝主要由遗传和断脐不当引起。尽管出生时病情存在,但许多病例直到犊牛2~3周龄时才被发现。若疝孔直径在5厘米以下,属于小疝环,常在6个月内闭锁或采取保守疗法,经常检查脐孔是否逐渐缩小,直至痊愈。对大疝环、疝内容物与疝囊广泛性粘连或嵌闭性疝,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11)皱胃溃疡
皱胃溃疡是指皱胃黏膜出现局限性糜烂、坏死,有的发生出血和穿孔。犊牛皱胃溃疡时可能伴有急性的皱胃鼓气。患病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弱,反刍减少,出现贫血现象,粪中有少量黑色血凝块,严重者腹胀气,腹部剧烈疼痛甚至休克。犊牛的皱胃溃疡多为亚临床型。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避免过量饲喂、饲喂不规律、过早饲喂干物质及突然改变食物。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和溃疡。常用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广大霉素等;同时可以使用氧化镁等抗酸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