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
上身穿羊毛长袖高领长袍肩上套半圆形的披肩,下身穿长裙
2.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图片
英国女王的身高不足162cm,到了晚年还有些缩水,但是女王给人的印象像是一米七,这得益于她的穿搭与气场。
英国女王从1岁到93岁始终不变的是对优雅的追求与保持,伊丽莎白总是穿着彩虹服饰,这已经成为她的标志。在年轻的时候,女王就喜欢不同颜色的裙子,而玛格丽特最喜欢迪奥定制的礼服裙。两人走在英国的时尚前沿,成为英国民众模仿的对象。女王进入中年时期,服饰不再花哨,但是始终不改明亮的色彩。
3.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 胸罩意外
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首先要感谢那位美国女人玛丽·菲尔普斯·雅各布(MaryPhelpsJacobs)———第一位获得胸罩专利和成批量缝制胸罩的人。
这位获得专利的聪明女人,有一次和她的法国女仆在纽约上流阶层的舞会上跳舞跳热了,感到穿着紧身束衣跳舞实在不舒服,终于她俩造了千年传统的反,随手用两块餐巾系在胸前。
顿时舞会上许多女人纷纷效仿起来。事后不认识的人托朋友向她索要,还有一个人写信来,并在信中寄来了1美元。于是她受到了启发,决定利用自己的发明。
不久后她花了50美元请了设计专家画出了产品图样,取名为胸罩。第二年申请到专利权,她和女仆生产了几百个胸罩,但是无人问津,后来她把这项专利卖给了一家生产紧身衣的公司,仅得到了15000美元现金。人们为她算过这笔账,光这项专利她就损失了1500万美元。
另一种说法是早在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他发明的
“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1870年,波士顿有个裁缝还在报纸上登广告,售卖针对大胸女性的“胸托”。
到了1907年,专门设计长袍的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声称:“我以自由的名义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兴起。”虽然不知道他到底设计了什么,但由此被认为是胸罩的发明人。同年美版《Vogue》出现了“胸罩”(brassiere)一词,胸罩开始被大众熟悉和接受。
据说,“胸罩”一词最早出现在1907年的美国《时装》月刊上,并于1908年第一次在英国使用。
自1913起,就有图片介绍胸罩,称是一种能够独立托起乳房的内衣,它用带子吊在肩膀上。由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末期和爱德华七世时代对女性完美体态的观点十分顽固,胸罩的大范围推广被延迟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1920年代由法国人发明的,它的前名是紧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纪时就已出现,当时妇女穿它以保持体态。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渐演变成分上下两件(束胸及束腹),再经过巴黎设计师们的巧艺,式样愈来愈简单,终演变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裤。不过胸罩惊人的款式变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
4. 英国穿搭女博主
时尚博主和网络红人大概是不少女孩们最梦寐以求的职业。成为她们,似乎意味着每天可以穿着最华美的服饰去拍最漂亮的照片(而且还不必自己掏钱,毕竟品牌商自然会找上门来)。
策略致胜!5级就能开启全球竞技,你还不来?
广告
她们四处旅行、前排看秀,有着最琳琅满目的衣柜,和最精致健康的生活。似乎敲敲键盘、发发照片,她们便能轻松拥有过万的关注者,和同样过万的月收入。
之前一位19岁的澳洲女孩Essena O'Neill就是这么一位网络红人。虽然她在Instagram上拥有近90万的粉丝,她最终做出的选择却是:近百张Instagram照片,统统删除;Snapchat,连同上面的6万关注者,一起再见。
在她最后一段Youtube视频里,她顶着素颜,红着眼睛,不像照片里那么美丽那么有范儿,揭露着这是一份多么“虚伪”的体力活儿——摆了一下午的Pose,拍了一下午的照片,一百张里也只能挑出一张,而这一张还要和前面的照片风格和配色一致,不然只能重新再拍。
/Essena O'Neil重新编辑后的文字说明
即便有如此极端的先例在先,依旧动摇不了许多女孩们对这份职业的憧憬。然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体力活儿可能只有两分,而脑力活儿能占八分——这可不是一份只需要美的职业。
你觉得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是怎样的一份职业?
看完这篇文章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个人特色的塑造 /难度 ☆☆☆
社交网络平台迅猛发展,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一位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愈发容易。你不再需要每个月花二三十元购买厚厚的时尚杂志,现在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秒种,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免费的时尚资讯。这些内容都有机会变成你的风格启发与灵感来源。
在有限制字数的微博,或是无观点倾向的图片网站Instagram,你不再需要拥有专业的时尚背景,你可以读会计、读法律、读哲学,读与时尚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只要你足够独特,你也可能成为拥有100万粉丝的那一位。
然而,同样地,当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愈发频繁地出现,初步吸引一定粉丝容易,后期扩大忠实受众则开始有难度。想要脱颖而出,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发掘,还要有一些时代精神的抓取,就像老牌时装屋在这几年也忍不住顺应新潮流、捣鼓新花样。2016年最受欢迎的几位时尚博主都吻合着女权主义对抗性别歧视,少数族裔对抗白人主流的趋势。
/Gucci的Instagram页面
Margaret Zhang,中文名章凝,是少有的活跃在主流时尚圈的亚裔博主。她目前在悉尼大学主修法律,但因从小钟爱时装,她在09年便开设了个人时尚博客Shine By Three,分享自己的穿搭、作品与观点,在这几年进入大众视线。
Margaret出生在澳洲,却拥有哈尔滨血统,一张东方气质的脸庞和一双漂亮的丹凤眼是她的独特标志。165CM的她经常穿出了180CM的气场,过人的穿搭技巧、令人惊艳的造型,都是她吸引一大批忠实追随者的资本。除此之外,她的时尚评论与摄影作品也让人印象深刻。
/Margaret Zhang的街拍
另一位时尚博主Leanra Medine,则显然高举女权主义旗帜,看看她的博客名“The Man Repeller”便可略知一二。她不甜美可人,也不妆容精致,但自然、率真——她发现的时尚奥义是时尚之所以存在是为取悦自己,而非取悦男性。
Leanra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一点一点地击破着大众对时尚博主的刻板印象。只有肤浅的美,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尚圈和互联网可混不长久。
/Leanra Medine的街拍
虽然博客时代已经远去,大势不复返,被140字的微型博客,以及无文字的图片分享型博客所取代。不过,除了越来越多的分享穿搭的时尚博主,依旧还有时尚评论类型的博主存在。
最早一批的时尚博主,比如Susie Bubble,依旧活跃在主流时尚圈。她是秀场前排的座上客,以及Vogue和BBC的特邀评论写手。她厚重的齐刘海,标志性的大兔牙,五彩缤纷的大胆风格,所有的个人特色在多变的时代仍牢牢地延续至今。她在时尚圈的地位也是如此。
虽然作为UCL历史系的毕业生,Susie并非科班出身,也全是因为热爱时尚而自学成才,但是她对于时尚的态度显然十分严肃。她认为作为一名时尚博主,如果只会拍拍照片,写几句话就草草了事,那就太不尊重时尚了。
/Susie Bubble的街拍和她的博客
Tavi Gevinson也曾经深深地撼动了时尚圈。她的博客Style Rookie从08年开始运作,便因为独特的审美与独到的见解,迅速拥有了近百万的订阅者。那时候的她年仅11岁。
15岁的Tavi创立了一本在线电子杂志《Rookie》,里面的内容不仅仅关乎于时尚,甚至还早早地涉及了女权探讨。你会不禁赞叹这个喜欢头顶大蝴蝶结的女孩,她小小的脑瓜里怎么会有如此深远的想法。
/Tavi Gevinson的秀场照片和她的博客
从近年热门的Margaret Zhang和Leanra Medine,再到已经在时尚圈扎根的Susie Bubble和Tavi Gevinson,看来对于时尚博主以及想在时尚圈打拼出天地的网络红人来说,显然“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并非一句被熬烂的鸡汤。
圈内认可的获得 /难度 ☆☆☆☆
对于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获得热度从未如此地轻而易举,直接取代模特走上秀场T台也不稀奇(比如即便被批评得狗血淋头,也要坚持折腾网红们好几季的Dolce&Gabbana)。曾经对社交媒体不屑一顾的老牌奢侈品,此时也要不得不审视这全新的局势。在时尚圈里,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开始有了新的地位。
/引发“带货”浪潮的Gigi、Bella和Kendall
“你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是你自己选择的,以为你的选择是在时尚产业之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穿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替你选的——就是从这一堆玩意儿里。”这是《穿Prada的女魔头》里梅利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女魔头米兰达•普雷斯丽曾说过一段经典台词,解释了时尚自上而下的强大影响力。
然而,许多时尚博主们坚信在全新的环境下,时尚已经出现了自下而上的“民主化”的端倪。像风生水起的Zara,直接取消了首席设计师,设立了地区设计师,依靠着强大的数据库,只为精准地迎合大众品味。Zara在全球经济滞缓、消费力疲软的这几年,依旧强大得连其他快时尚品牌望尘莫及,甚至惊动了奢侈品牌,引发起跟随与效仿。一些时尚博主们认为她们正在经历时尚界的一次“权力大洗牌”,她们最好的时代即将来临。
/ 时尚博主Camila Coutinho:“可以说这儿已经有了时尚风格的民主化……到底什么才是时尚风格?(我觉得是)大众喜欢的风格就是时尚的风格,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时尚风格交给大众去定义去决定。”
然而,热度是一回事,认可度又是另一回事。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也许是自己关注者眼中需要被捧着的女神,但在其他时尚从业者的眼里似乎并非如此。
譬如,许多时尚杂志的编辑们已经对越来越多的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颇有微词。今年的米兰时装周上,一场时尚编辑与时尚博主间的大战一触即发——《Vogue》的几位编辑在时装周的时尚评论中把时尚博主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 Vogue的创意数字总监Sally Singer:“每小时便把品牌商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换一遍的时尚博主们,麻烦能不能消停一会儿…… 你们预示着时尚风格的死亡。”
/ Vogue网站的首席评论家Sarah Mower:“在秀场外,你总是会看见那些极度渴望被拍照的女孩们蜂拥而上又蜂拥而下,真为她们感到悲哀。”
/ Vogue网站的时尚新闻编辑Alexssandra Codinha:“这一切实在是太尴尬了,特别是当你想想这个世界上还发生了更为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就更尴尬了。”
时尚编辑们也是一天奔波着看秀,只需要一套衣服,而时尚博主们则是一天好几套,实在不知道她们是来看秀的,还是让秀场都来看他们。时尚编辑认为编辑们是在服务于时尚,而这些博主与网红们却在要求时尚服务她们。
受到批评的时尚博主们对此表示一脸懵逼,委屈巴巴。像在Instagram上拥有近60万粉丝的Camille Charrière直言不讳地在一段Youtube视频中表示这篇《Vogue》评论里针对时尚博主们的批判实在来得莫名其妙,当年捧红自己的是《Vogue》,现在批评自己的也是《Vogue》。
“When Vogue touches you, you're gold(当《Vogue》碰你一下的时候,你就是一块金子)”,Camille用了一个巧妙的类比。显然时尚权威依旧存在,专业认可对于时尚博主来说仍然重要,然而获得确实并非易事。
/时尚博主Camille Charrière:“当《Vogue》碰你一下的时候,你就是一块金子。”
Camille在视频里大胆地把矛头转向Gigi Hadid等热门网红,她点出:“These girls mainly are famous for being famous (这些女孩们出名是因为她们本身就出名)”,明显《Vogue》也对她们相当喜爱。
Camille在视频里表示并不想显得不礼貌,于是不再多加评论,然而后面的潜台词已经不言而喻——同样是因为在社交媒体上风生水起而有了接触时尚圈子的机会,为何草根博主们受到批评,而在同一时刻,“这些因出名而出名的女孩们”却安然无恙,甚至备受推崇?
/ 时尚博主Camille Charrière:“(这些批评时尚博主们的声音居然)来自于一本特别关注Gigi Hadid和Kim Kardashian如何如何备受宠爱的时尚杂志……《Vogue》倒是对她们(Gigi Hadid和Kim Kardashian)这样如此推崇……”
模特Ulrikke Hoyer不到55公斤,却依旧被Louis Vuitton嫌胖(这件事情之前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然而当年微胖的Gigi却依旧踏遍了时装周的秀场。其他模特被勒令走秀期间只能喝水,Kendall Jenner和Bella Hadid还能在走秀间隙溜出来买个麦当劳。
她们有颜值有身材不可否认,但是她们的模特生涯一半凭借于她们的家世,她们的穿衣风格一半归功于她们的造型师Monica Rose也不可否认,然而似乎整个时尚圈都一直围着她们转圈圈。
近年这种盲目推崇颜值与家世的危险价值观让超模Stephanie Seymour忍不住跳出来嘲讽Gigi和Kendall一句:“Bitches of the moment”(时令小婊子)。
/英国版Vogue:“谁说Kendall和Gigi不是真正的超模?”下面评论:“每一个人。”
不少时尚博主受到《Vogue》的批判后也纷纷跳出来进行回应。她们不像Gigi和Bella,也不像Kendall,许多人本来也只是普通女孩,读的是法律、经济、历史;她们只是抓住了社交媒体的机遇,凭着对时尚的一腔热爱,跳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换来的确是圈子内部的质疑、嘲弄与不屑一顾。
于品牌商,她们似乎只是宣传工;于时尚圈,她们似乎只是路人甲。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以为自己终于一脚迈进了圈子,而一脚又被圈内人士踹了出来。
/Gigi、Bella和Kendall频频上《Vogue》封面
对于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来说,这确实又是一个糟糕的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交媒体文化带来全新的时尚气候,许多角色的替换与变更让圈内人士也措手不及,因而矛盾激生。
一方面,部分专业的时尚编辑及其他时尚从业人士认为非专业的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并不够尊重时尚,她们浮华、肤浅、做作,爱的只是奢侈品和曝光率,只会加外界对时尚圈消极的刻板印象。
然而另一方面,不少热爱时尚而半路转行的博主与红人们倒是认为所谓专业的时尚从业人士并不热爱时尚。她们认为这些时尚编辑们爱的也是曝光率罢了,如此狂热地推崇着危险的价值观,本身就在制造外界对时尚圈消极的刻板印象。
/ 时尚博主Shea Marie对于《Vogue》批评的回应:“猜猜《Vogue》的Instagram上最多评论的照片是哪一张(超简单的)?是一张我和Caro Vreeland的街拍噢。真讽刺。”
/ 时尚博主Susie Bubble的回应:“首先,我们就先别假装编辑和造型师们为了增加出版收益,和品牌商没有保持这样那样的关系……”
/ 时尚博主Byran Boy的回应:“显而易见这就和放学别走操场等我的校园暴力没什么两样。想想都知道攻击我们来获得满足感可比攻击其他编辑来得容易多了。”
时尚博主Byran Boy的推特回应显然揭露出目前草根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Gigi、Bella和Kendall在时尚圈可是如鱼得水)在时尚圈的真正地位。获得专业认可,真的没有如此容易。
其实圈线里外双方争锋相对的部分原因,都是认为对方不够自身尊重时尚。专业的编辑认为一些博主与网红们都把时尚当儿戏,然而优秀的博主与网红们认为一些编辑们才是为了收益把时尚当工具。时尚圈已经不缺“美”和“仙”了,倒是需要借着圈子外壁被社交媒体彻底击碎之时破除一些误解,获得一些尊重,而这恰恰会是博主与网红们的机遇。
钟小姐Alexa Chung这几年做出了一个好榜样,成为了目前难得的圈内圈外认可度都相当高的时尚网红。
/Alexa Chung的街拍
钟小姐早早便踏入时尚圈,做过模特、接过广告、拍过大片,也上过封面。作为时尚网红的鼻祖,如今Gigi、Bella,和Kendall在做的事情,钟小姐早早都已做过。她混合着英法风格的Causal Chic(随便怎么穿反正就是很时髦)的穿衣风格备受热捧,时至今日也依旧是许多女孩们的模仿对象。
不过,钟小姐并不停留于卖颜值、卖身材与卖品味,而是尝试打入时尚圈的核心。钟小姐对待时尚的态度向来比较严肃,没有过分娱乐化:从模特经纪公司,到时尚博主,到杂志社编辑,到时尚评论家,到设计师等等,她与时尚产业的各环各链都保持着友好而又紧密的关系。
去年,钟小姐与英国版《Vogue》合作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The Future of Fashion with Alexa Chung(与艾里珊·钟一起发现时尚的未来)》,严肃地探讨着时尚产业的发展。
/Alexa与英国版《Vogue》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想告诉人们时尚产业有多棒,因为在现有的影像材料中这个行业只是被描述成《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或《丑女贝蒂》那样的。” 大众传媒公司Condé Nast U.K. (也就是英国版《Vogue》的母公司)影像内容总监Danielle Bennison-Brown这样说道。
时尚到底有什么用?到底如何进入时尚圈?面对这些问题,即便在社交媒体与信息咨询如此发达的今天,许多人依旧一无所知,只能无奈地耸耸肩。显然,人们对时尚产业的疑惑依旧不减,甚至仍然持有一些负面观点,而钟小姐与英国版《Vogue》合作的这一部纪录片深入浅出地剖析时尚产业,就是为了答疑解惑,破除刻板印象。
/Alexa与英国版《Vogue》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在纪录片中,钟小姐采访了诸多时尚产业的业内人士,从著名设计师到快时尚设计师,到时尚杂志编辑、评论家与造型师,还有模特公司经济人。钟小姐也从商业链的角度采访了百货公司的销售总监,广告导演;甚至还涉及了学术圈,中央圣马丁的课程主任和伦敦时尚学院的时尚心理学家均有出镜接受采访,看完不禁让人惊呼:“我的天惹,时尚还能这样?!”
“时尚具备艺术的形式,具备改变社会的力量,挑战各类观念、及性向问题。然而普通大众对时尚都不太在意,持有的观点还十分老套,虚荣啦,浮华啦,总之大家都不太在意它…… 时尚确实有些娱乐有些趣味,但是不应该被这些所定义…… 这个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有许许多多认真工作的人们……所以我想通过这个纪录片一一击碎这些负面印象,给大家展示完整的时尚产业。”在纪录片的一开篇,钟小姐便强调出了重心。
一直以来,钟小姐似乎也在努力塑造一个随性而又不失专业的“IT Girl”形象。这大概是为什么其实同样是时尚网红,钟小姐总是显得不太一样。看来想要获得专业认可,别忘了多给这个行业一些诚意与尊重(其实也不仅仅适用于时尚行业)。
职业前景的扩展 /难度 ☆☆☆☆☆
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致力于将个人号召力转化为粉丝购买力,增加收入来源,拓宽职业前景。步入到这一阶段,两分体力凹出来的“仙”和“美”不能再当饭吃,八分脑力想出的商业策略与运作才是生存之道。
在这一方面,Chiara Ferragni的“宇宙时装博主”的称号实在是当之无愧,在15年还撼动了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他们将Chiara和她的网站The Blonde Salad列入了案例研究。
从个人风格的挖掘、到圈子内部的认可,再到职业前景的拓展,Chiara每一步都做得相当完美:在早些年,Chiara模仿电影明星的造型和活泼有趣的意式风格吸引了一批忠实受众。
随后,Chiara对其09年创建的个人博客The Blonde Salad进行了及时的改造,还从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挖来了宣传总监Alessio Sanzogni,定制形象、设定战略、过滤广告,让每一篇博文、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Chiara将博客彻底完善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专业杂志,而非仅有穿搭的平庸内容,拥有了更有分量的时尚话语权。
Chiara有着相当灵敏的商业嗅觉,随着自己时尚号召力的扩张,迅速地推出个人同名品牌,除广告投放、品牌合作外,又添加了一项稳固的收入途径。至去年年底,该同名品牌销售收入达1000万欧元。
/Chiara的同名鞋子品牌宣传广告
Chiara在其影响力上升期便大胆地迈出一大步——推出个人品牌,这种勇气是其他时尚博主与网络红人们都望尘莫及的,因为大部分博主与网红们更倾向于选择买手制和合作款的发展道路。然而,一旦错失了发展个人品牌的最佳商业时机,即便做到了前面所提及的两点——风格独特、专业认可,再推出品牌也会容易遇冷,毕竟品牌的发展周期远远长于一段潮流影响力的延续周期。更可怕的是,品牌商可能会认定博主与网红们的重心转移,而取消后续一系列的合作,大大削减收入途径。
像钟小姐Alexa Chung近期推出的个人同名品牌,即便筹备时间长达3年,还拥有6位设计师组成的设计团队,目前品牌销售情况依旧没有预期之中好。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耽误了商业时机,因为新一代“IT Girl”Gigi、Bella和Kendall的出现,一并带起了截然不同的奢侈运动的街头风格,且风头正劲,钟小姐推出品牌的时间已经不在其影响力上升的周期之内了。
/Alexa Chung的同名个人品牌
另外,钟小姐在时尚圈地位确实更为权威,一直是高端奢侈品牌所青睐的广告对象,这是Chiara远远比不上的。然而,钟小姐在商业形象策划方面并不如Chiara细致,对于奢侈品牌基本来者不拒,以至于在钟小姐一宣布要创立个人品牌之时,Longchamp立即停止了与她的广告合作,因为本身钟小姐已为同类品牌代言过多,又推出自己的轻奢品牌会极大地削弱她对Longchamp的影响力贡献。
相反,Chiara对于品牌匹配度相当敏感,特别是在推出个人品牌后,Chiara更为慎重。曾经一段时间,Chiara的广告营收目标也尚未达成,原因便是她已将不匹配的广告内容剔除在外。Chiara对待自己的形象,以及她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形象的思考,已经是相当系统化与商业化。
显然,做一名优秀的时尚博主或网络红人,“美”和“仙”远远不够。体力仅需要两分,而脑力需要八分,这似乎才是获得圈内认可、获得职业扩展的生存之道~
5.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视频
是乔治品牌,英国时尚品牌。
创立于1990年,经营范围包含服饰穿搭、家居家纺、餐厨用具等商品,现在是英国第二大的服装连锁品牌,产品以英伦贵族文化为背景,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休闲的品质生活,设计初衷是为满足现代人频繁差旅,应对不同城市气温变化之需求,具有轻松收纳、灵活打包、便于携带的优势。
6.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原视频
GEORGE是沃尔玛自营的服饰鞋包品牌。George品牌由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es)首创,他曾拥有经营成功的某英国服装连锁店。George这个品牌原属英国Asda连锁超市,为中国顾客提供服饰穿搭、家居家纺、餐厨用具等商品。
George已成功拓展了女士内衣、抗菌棉拖等新品类。目前,George服饰的商品数已有千余款。 作为沃尔玛自有品牌之一,George品牌起源于英国,品类涵盖服饰穿搭、家居家纺及餐厨用品等。2019年9月,沃尔玛以中国顾客穿着理念和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将该品牌服饰在中国市场全渠道首发。推出以来,George服饰一直以性价比、品质、时尚深受顾客认可和喜爱。
7. 英国时尚博主直播
时尚博主萨拉·米凯拉(Sarah Mikaela) 出生于1993年4月19日,身高152CM,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现居英国伦敦。
8.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扣子意外弹开
将两枚扣子全系上的西服穿法,也是型男造型中最常见的穿搭方式。虽然看起来有一点点死板,却也是一种更加庄重严谨的搭配方式。在一些商务会谈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把两枚扣子全部系上。更加的简约穿搭方式,特别适合职场造型的穿搭。而且不管是深蓝色,还是黑色系或者咖色系的西服,都可以选择这种两枚口子都系上的方式。
9. 英国时尚女性直播穿搭图
19世纪英国的服装很讲究,男人讲究戴高筒礼帽,不论老少,脖子上还要围一条紧绷绷的硬领。 帽名,分冬夏两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其制多用圆顶,下施宽阔帽檐。近代时,穿着中西服装都戴此帽,为男子最庄重的服饰。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一种阔边、平顶、高筒的男用帽子。
它同时也是林肯总统除了他那瘦弱以外最为标志性的饰物。